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750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8130
:
|
|
[人生]牵着爷爷奶奶的手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便知道,我的生命中,又多了两道温柔却坚定的牵引力——不是来自我,而是来自我身边那两位默默奉献、甘为绿叶的老人——我的父母,他们是我孩子的爷爷奶奶。从他们出生那天起,这两个孩子几乎就被爷爷奶奶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宠爱得无微不至、细致入微。直到今天,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可每当和爷爷奶奶走在一起,那份亲昵与依赖,丝毫未减。
还记得他们小时候,我一板起脸、刚准备教训几句,爷爷奶奶立刻从客厅冲出来,像护着初生小鹿一般挡在他们前面:“饭前不要责骂,影响食欲和消化。”我只得咽下话头。饭后刚想说两句,“刚吃完饭不能讲重话,伤心影响吸收。”晚上犯错?不行,“别在睡前责备,影响睡眠。”清早刚起床?“你不怕吓到他们啊?”就这样,我成了唯一一个不被允许“教育”孩子的人,只要爷爷奶奶在场,孩子们总能毫发无伤地“逃过一劫”。而哪怕他们不在,也架不住两个小家伙的“告密热线”——“爷爷,爸爸刚刚又骂我们了。”然后,我就等着老父亲电话那头那句斩钉截铁的呵斥:“不能太凶!”
孩子们从小是在悉尼出生长大的,但从来没有像大多数移民家庭的孩子那样孤单或疏离。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被爷爷奶奶牢牢地拢在爱中。上幼儿园、小学的那些年,风雨无阻,爷爷奶奶每天接送他们上下学。两个孩子,一个牵着爷爷,一个牵着奶奶,走在街道边,书包总是被爷爷奶奶主动接过来背着。放学的时候,孩子们还没出校门口,那熟悉的身影就已经站在门外了,手里提着他们最爱的小吃——炸薯饼、甜甜圈、有时候是温热的红豆包。那画面,成了他们童年记忆中最温暖的注脚。
两个小家伙,一人一个,牵着爷爷奶奶的手,慢悠悠地走。
进入中学后,孩子们渐渐不需要接送了,我原以为爷爷奶奶也该“退休”了,没想到他们仍然雷打不动地出现在火车站口。每天下午,准时等候,风雨无阻,不为别的,只为了那一份延续多年的小吃和一个安心的笑脸。即使知道孩子们已经可以自己回家了,他们依旧选择去等,因为他们心里一直放心不下。直到孩子们大学毕业,爷爷奶奶才真正放下了“接送”这份他们自设的职责。
如今,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个头比爷爷奶奶高出一大截,说起话来也条理分明、逻辑清晰,但只要一和爷爷奶奶说话,那语气依旧奶声奶气,如同小时候一样,撒娇、打趣、求抱抱,完全没有成年人的生疏与拘谨。而爷爷奶奶也始终如一地宠着、惯着,奶奶每次来家,总带上一盒巧克力、几包薯片——孩子早已不再是小学生,却依然可以为一块巧克力笑得像个三岁娃。
有一次我们一起出门,在超市门口,我看到两个大人模样的孩子,一左一右,牵着爷爷奶奶的手,说说笑笑地走在人群中。那一刻,我突然有些湿了眼眶。是啊,多少人一生都没有机会牵着祖父母的手走这么长的一段路,而我的孩子,从牙牙学语到亭亭玉立,从稚嫩学步到走进社会,竟一直都没有放开过那双手。
我知道,这样的日子并不是理所当然。在这个节奏飞快、亲情常常被压缩到碎片时间的世界里,能有爷爷奶奶这样全身心的陪伴,是孩子一生中最珍贵的福气。更何况,这份爱,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从不缺席、从不打折。
作为父亲,我也许并不总是温柔、并不总是耐心,但爷爷奶奶却以他们不变的慈爱,为孩子们补上了成长过程中最柔软的部分。他们是孩子情感的港湾,是那双永远敞开的臂膀,是他们人生旅途中永远可以依靠的灯塔。
很多年,每次出门,两个孩子依然一左一右,牵着爷爷奶奶的手。那一幕,仿佛又回到了幼儿园门口的黄昏——只是那时小的是孩子们,而现在小的,是他们一生最爱的老人。手中的那一份牵引,已然完成了从被照顾到主动呵护的转换。
两个大家伙,一人一个,牵着爷爷奶奶的手,慢悠悠地走。
但不变的,是那份爱,那条线,从未断开。
他们牵着爷爷奶奶的手,也牵着那段属于家、属于亲情、属于一生都不能割舍的记忆。
孙儿女没有一起外出的时候,我替他们,牵着爷爷奶奶的手,慢悠悠地走。
至今,奶奶的巧克力、薯片依旧!
我边写着,双眼一直湿润!
写于2025年7月14日
_________________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