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感受汉字的文化魅力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寒山石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5/09/25
文章: 267
来自: 714000 中国陕西
积分: 508


文章时间: 2009-1-23 周五, 上午8:57    标题: 感受汉字的文化魅力   引用回复

感受汉字的文化魅力  

——微型拆字诗论探  

文/寒山石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它是人类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更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从象形文字演变来的方块汉字, 形象生动,方圆有序,整齐划一,引人遐思,其奥妙,其优势,是任何拼音文字也无法代替的。因为拼音文字纯是一种符号,汉字却是中华民族想象力的产物。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这是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文化奇观,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意蕴,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或许正基于此,也为三言两语的微型拆字诗提供了丰厚的创作资源。  

1、在开掘意蕴中理解  

汉字是象形文字,其显著的特点是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非常密切,作为汉语书面符号的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根本特点是字形有意义。汉字的表意性,使她具有独具的魅力和非凡灵动的美。可以说,每一个方方正正的汉字,都静静散发着文化的气息和生命的芬芳,都代表着无穷无尽的寓意,包含着现实的哲理,可谓“一笔一故事 ,一字一世界”。 所以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解开汉字之谜》的作者安子介说:“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似的领域,每一段的转弯抹角,就有一个故事”,“能掌握它的内涵和外延,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比如——  

   

《跑》:“仅靠足跑是不行的/关键是要背上钱包”;  

《夭》:“正义的天平一旦倾斜/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夭折”;  

《犬》:“大丈夫贪图一点/就会堕落为犬”;,  

《夫》:“敢于刺破青天/就会成为大丈夫立地顶天”;  

《沙》:“若是缺少了滋养的水分/只能是一片沙漠”;  

《命》:“人类对自身命运的/一声叩问”;,  

《个》:“个人所以立地顶天/全凭一根精神支柱的支撑”;  

《患》:“一串心病”;  

《吻》:“勿用口/须用心”;  

《重》(chong):“毫无意义的重复/即使走出千里/精神也迈不开一步”……  

   

其中都包含着对汉字寓意的个性化挖掘。  

2、在拆分组合中展现  

培根指出:“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微型拆字诗一般是将一个合体字拆分成或拆出一个或几个可独立成字的部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使人读来意味十足;当然也可将几个汉字合成一个汉字,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从而通过对汉字的拆分、合成以达到语用中的风趣、诙谐、简洁有力的效果。如——  

   

《袭》:“一件龙衣/延续着王朝的/世袭”;  

《路》:“各人都长着自己的足/就应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歪》:“自身歪/看别人总感觉不正”;  

《怕》:“白操心”;  

《促》:“一个人自己驻足不前/别人再促也无用”;  

《恒》:“亘古不变的心”;  

《孤》:“把孤独当作一种精神思索/智慧的儿子自然会瓜熟蒂落”;  

《另》:“单在口上用力的人/不妨把他打入另册”;  

《众》:“盲目地从众/会被人骑在头上”;  

《位》:“一个在生活中有位的人/应有独立的思想和精神”;  

《预》:“把未来谋划在一页页纸上/只是给予生活/一个美好的预想”;  

《站》:“只要能占有一席之地立足/就应该站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甜》:“全凭巧舌如簧/贩卖着/甘甜可人的蜜语”;  

《尖》:“个人是渺小的/但只要能从大众中脱颖而出/就是不可多得的尖子”……  

   

其对汉字的拆分是显而易见的。  

3、在情景描述中丰富  

鲁迅曾说:“写山曰‘峻赠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丰水;‘蹲妨鳗鲤’如见多鱼。故其所涵,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①]汉字的魅力还体现在它是有温度、有情感、有美感的。比如“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觉到了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给人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而“幽深”两字一出现,你便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所以,一个汉字,就可能成为一幅鲜活的画面。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微型拆字诗通过对一定情景的创设和再造,就能触摸到作者饱含的浓浓的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如——  

   

《香(1)》:“日头下用汗水浇灌禾苗/怎能不带来十里稻谷香”;  

《香(2)》:“吸足日光的禾苗/香了农人/甜甜的梦”;  

《梦与早》:“不要在夕阳落下林梢的时候做梦/要在日头升起的时候付出十倍的劳动”;  

《吃》:“乞丐为了糊口沿街乞讨/官员大吃大喝东歪西倒”……  

   

就有一种场景感。  

4、在延伸畅想中抒发  

诗是想象的表现。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 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雪莱也说过:“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中国汉语具有形象性,调动生活经验,进行情景描述,激活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如——  

   

《鹅》:“一声声宣称/我是一只鸟/却没有一根飞翔的羽毛”;  

《空》:“空穴来风/常源自/工于心计的人”;  

《闭》:“不出门的人才/也会因自我封闭/而成井中之蛙”;  

《闯》:“敢于破门而出的骏马/自然会闯出/广阔的天地”;  

《强》:“虽是一张弯曲的弓/却能迸射出强劲的力量”;  

《运》:“走运的人/不只是坐上了快车/还会驾雾腾云”……  

   

或许这些汉字本身就没有这些意义,而是作者自己想象赋予的。  

当然,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引发,如——  

   

《会》:“人云亦云的扩大器/称之为会”;  

《研》:“一句研究研究/让你等到石头开花”;  

《干》:“没有以一当十的能力/就愧称干部”;  

《售》:“售东西凭口说佳/难怪充满了假冒伪劣和欺诈”;  

《囚》:“口能囚人/足见流言的力量”;  

《班》:“一个班子中有了两个王/容易形成两撇”;  

《题》:“问题常被记在一页页纸上/总是得不到解决”;  

《做》:“政绩是靠踏踏实实做出来的/不是凭虚估的假数字/和花样文章吹出来的”;  

《卖》:“权力是一种紧缺资源/有一个官位就有十人想买/难怪买官卖官屡紧不绝”……  

   

这些,都是针对当下存在的一些现象引发的思考。  

5、在寓教于乐中推广  

对于这种微型拆字诗, 文学 博士、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 蒋登科 教授在笔者《短笛轻吹——寒山石微型诗500首》序言中认为“很有意思。诗人‘戏拆汉字’,利用汉字独特的结构、内涵,抒写诗人的人生思索,有点类似于‘字谜’,但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智慧。……其中也许有诗人对汉字的误读,我们不能用语言学的方式对其进行解读,但如果我们不把汉字和诗人的体验作为完全对应的存在,可以发现,诗人通过这种方式(甚至有点文字游戏的性质)确实写出了某些人生体验,其中所包含的反讽意识给人们以警醒。这样的诗只能出现在汉语中,无法翻译成任何其他字母语言,这也许正是汉语所具有的特殊魅力所在。”[②]  

老诗人 穆仁 先生也认为它“融入人生观照的思考,运用字谜拆合的方式,阐发现代人的颖悟和新的理念,也是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值得注意。如《主》:‘每个人都是自己灵魂的国王/头长在自己的身上/虽一点,但必须主宰自己的思想’;《灯》:‘只要心中有一盏不熄的灯/哪怕只有一丁点火苗/也会点亮人生’;《思》:‘把心像一粒种子/播进田地/才会绽放出思想的花蕾’;《粥》:‘父母的身躯屈成了两张弓/捧上白花花的大米饭/哪一粒不是心血的结晶?’《峨》:‘生活就像爬大山/我不爬上巍峨的山/山就压碎懦弱的我’。拆合手法中规中矩,表现主题积极向上,思路符合生活逻辑,如果老师选作青少年教材解读,是不乏寓教于乐的效果的。”[③]  

的确,“文化是世代传承的血脉/教育宝贝孩子/要从识字开始” (微型拆字诗《字》)。中国著名的记忆专家王维说:“我们认为,没有任何活动能象文字在开发智力方面达到那样的深度和广度。诚然,许多智力活动都能使孩子聪明起来,但都是局部的、零散的。其效果有一定的限度。而识字可以使知识系统化,并且在此基础上的智能开发是无止境的。”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应该是形象的、鲜活的、灵动的、有生命力的,而不应是模糊的、僵化的、死板的。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所以“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你可以把孩子们带领到大自然中去,把各种花朵、声音、动作的极其细微的色调指给他们看,把人们的劳动作为一种创造活动展示在他们面前,并且让这一切都通过词、通过色彩细腻的言语反映出来”,引导他们“学习用词来表达最微妙的感情,用词来反映从周围世界得来的印象”[④]所以在汉字教学中,有必要重新审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识字教学的策略,在想象与创造中引领孩子们激活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进而点染汉字的亮度,在学生心灵中获得持久的生命活力。比如——  

   

人中之王就是“全”才;  

小土肯定是灰“尘”;  

上小下大的东西一定是“尖”的;  

有日月在当然“明”;  

不正自然“歪”;  

不好就是“孬”;   

心有余而力不足则为“忍”;  

“分”“贝”,把钱都分完了,不就“贫”了吗?  

“木”的字形像树,下部加一横是“本”,表示树根,上部加一横是“末”,表示树梢,这就“本末倒置”了……  

   

如此等等生动鲜活,妙趣横生,展示出汉字无可比拟的魅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微型拆字诗 “寓教于乐”的效果应当是显而易见的。  

汉字里蕴藏着无穷的奥妙、魅力和想象力,我想这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种文字可以汉字相媲美了。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汉字,善待汉字,对汉字怀有敬畏之心。  

   

(文中微型拆字诗均引自《短笛轻吹——寒山石微型诗500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12月)  

 2008-9-6   

_________________
http://blog.sina.com.cn/u/1267596154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寒山石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文章时间: 2009-2-12 周四, 下午5:27    标题: 引用回复

欣赏寒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巫逖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