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古聖先賢英烈傳---先蠶娘娘嫘祖(張航編著)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张航——博客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張航

2011年度国际诗王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93
加入时间: 2009/09/19
文章: 60211
来自: 台灣高雄
积分: 96292


文章时间: 2009-9-21 周一, 上午10:49    标题: [原创]古聖先賢英烈傳---先蠶娘娘嫘祖(張航編著) 引用回复

先蠶娘娘嫘祖
張 航/編著






嫘祖-黃帝妃,《史記》提到黃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爲妻,她發明了養蠶,為“嫘祖始蠶”。嫘祖是傳說中的北方部落首領黃帝軒轅氏的元妃。她生了玄器,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為妻,生高陽,繼承天下,這就五帝中的「顓頊帝」。據《隋書•禮儀志》記載,北周尊嫘祖“先蠶”(即始蠶之神)。
《通鑒外紀》記載:“西陵氏之女嫘祖爲帝之妃,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
《路史》則稱:“伏羲化蠶,西陵氏之女嫘祖帝爲妃,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
《路史》則稱:“伏羲化蠶,西陵氏始養蠶,故《淮南蠶經》雲
‘西陵氏勸蠶稼,親蠶始此’。”
嫘祖和黃帝的另一位妃子「嫫母」一起,幫助黃帝治理天下,嫘祖在和黃帝巡視天下時,病逝於途中,黃帝謚嫘祖為「祖神」。
《隋書.禮義誌》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不僅有「桑」、「蠶」、「絲」、「帛」等字,而且從桑、從蠶、從絲的字多達105個,
這充分說明在商代以前,已經有絲製品,自然有由綢帛製成的衣服。
中國的絲綢:中國的絲綢製造曾使遠在公元前的羅馬帝國人所難以想像。令羅馬人困惑的是:中國人居然從樹葉上採下非常幼細的「羊毛」,同樣也是幾個世紀中,一直使不知道養蠶的羅馬人難以理解的神秘之謎。
公元前一世紀,埃及女王克利奧罕見的輕軟透明的西頓羅紗,在人面前顯耀她的華貴和美麗,凱撒也在此風的感染下,使用昂貴的絲綢,而遭物議。
當凱撒身著華麗的絲綢去劇場看戲。凱撒的出現使劇場沸騰起來,達官貴人翹首觀望,但是他們不是為凱撒所傾倒,而是美麗的絲綢讓他們羨慕不已,當時,羅馬絲綢的價格曾經達到12兩黃金一磅,
但仍然阻擋不了貴族們對絲綢的渴求。羅馬帝國進口絲綢,流失了大量的黃金。哲學家們把絲綢當成是羅馬帝國腐敗的象徵。
他們都知道,絲綢產自遙遠的國家 Seres,意思是絲國。而這個絲國就是中國。公元6世紀,一位景教徒把蠶蟲放入竹桶中間傳入歐洲。
在十二世紀,再從君士坦丁堡輸入西西里島。十五世紀時,輸入英國。從古至今的史書,一直都在說,大約4500年前,黃帝到成都平原迎娶嫘祖,他們在這裡生了兩個兒子;戰勝蚩尤後,黃帝主外,嫘祖主內,治理中國。
黃帝為何千里迢迢,要來成都平原迎娶嫘祖?或許,這跟古蜀人先進的文明有關。
嫘祖時期的古蜀人,已經掌握了先進的蠶桑技術,而此時的黃帝部落,依舊是一個四處漂泊的遊牧民族,嫘祖嫁給黃帝後,她把先進的蠶桑文明帶到了中原地區,
中原文明的進程由此發生改變。
古蜀探秘【十九】數千年前的一場婚禮,改變了古蜀人的生活與部落面貌,
或許,甚至也改變了華夏文明的面貌與進程。這場婚禮,新郎是天下的共主黃帝,
新娘則是成都平原上的嫘祖。
嫘祖是西陵國(今四川鹽亭一帶,可能是成都平原上一個比較早的古蜀部落國王的女兒,黃帝與嫘祖完婚後,自然就成了蜀人的乘龍快婿。
我們常說,“炎黃子孫”,“黃”就是指黃帝,是緊隨炎帝之後的中國共主,
也是奠定中國文明的第一座基石。
他本是有熊國的君主,居“軒轅之丘”,稱軒轅氏,活動在今天的河南、山西一帶。據說他還到過成都平原迎娶嫘祖;而他們的兩個兒子,也是在成都平原附近出生的。嫘祖後來跟隨黃帝來到中原地區,她給黃帝部落帶來的,是先進的蠶桑文明。
黃帝:千里赴蜀為嫘祖黃帝迎娶嫘祖的故事在《世本》、《大戴禮記》、《史記》中都可以找到記載,不過卻都是一些只言片語,只簡單地說“黃帝娶西陵國的嫘祖為妻,生下誰呀誰”之類的;民間傳說大概還要具體生動一些。大約距今3500年前,水土豐茂的成都平原上,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出生在西陵國嫘村山一戶人家。她每天不辭勞累,外出採摘野果侍奉家中體弱多病的父母,
附近的野果採完了,便跋山涉水到遠處去採摘。可沒過多久,遠處的野果也採完了。
姑娘一想到家中的父母要挨餓,不由失聲痛哭起來。她的哭聲哀婉、淒涼,
森林裏飛禽走獸都感動地流下了淚水。玉帝聽見了,撥開雲霧向下一看,原來是一個孝女正哭得死去活來,便發了善心,把天庭中的罪仙“馬頭娘”打下凡間,
變成吃桑葉吐絲的蠶。
蠶把桑樹上的桑果送到姑娘的嘴邊,姑娘吃了,覺得又酸又甜,就採了許多帶回家給父母吃。
事實上,玉帝發善心的機會大抵是沒有的,溫暖濕潤的成都平原可能比較適合桑樹和蠶的生長;這位姑娘,卻是一個細心的女人,最早發現了桑樹和蠶。
轉眼到了夏天,桑樹上的蠶開始作繭自縛,吐絲做繭。姑娘看到蠶絲既有韌性,又很輕巧,便編成衣服給父母穿,蠶絲織成的衣服熱天涼爽、冬天溫暖,穿著很是愜意。
受到啟發,姑娘將蠶捉回家餵養,逐漸掌握了養蠶的技巧和繅絲織綢的技藝,
並將這些毫無保留地教給當地的人們,西陵國的子民從此不用再穿樹皮、獸皮,
而是穿上了美麗輕巧的絲綢。
西陵國國王非常高興,收姑娘為女兒,並給她取名為“嫘祖”。嫘祖發明養蠶織絲的消息很快傳遍了神州大地,據說東邊的夷人、南邊的越人一窩蜂來到西陵國,向嫘祖求婚,不過都遭到婉拒。
最後,黃帝也來到西陵國,見到嫘祖,兩人一見傾心,結為秦晉之好,黃帝便成了西陵國國王的女婿。其他部落首領只得訕訕而歸。
跟黃帝完婚後,嫘祖可能還和黃帝在成都平原上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
《史記》說他們的兩個兒子,大兒子玄囂生在“江水”邊,也就是現在的青衣江(今樂山一帶);二兒子昌意,生在“若水”邊上,也就是現在四川西部的雅壟江畔。作為一個部落首領,黃帝不太可能扔下他的國家子民跑到成都平原一住就是幾年。
另一種推測認為:最早的黃帝部落,是一個遊牧民族,依隨河流水草四處漂泊,後來從炎帝那裏學習了耕作技術,才開始定居。黃帝部落可能在成都平原一帶遊牧過,地點便是今天的青衣江、雅壟江一帶。嫘祖與黃帝的結合,大抵並不是一場單純的婚禮,西陵國與黃帝部落,在婚媾關係的前提下,逐漸走在了一起。
中原地區的黃帝部落,原本是不知蠶桑的,嫘祖把成都平原先進的養蠶繅絲技術帶到了中原,而這個時間,大抵也就是中原文明出現蠶桑的時間。
從西陵國學到養蠶繅絲技術,從炎帝那裏學到耕作技術,黃帝部落逐漸強大起來,並逐漸向東遷徙,此時的黃帝部落,早已不是以前那個落後的遊牧民族了。
此時,中原地區並不安定,南方的蚩尤正在作亂,炎帝部落派兵討伐他,在今天河北一帶的“涿鹿之阿”,卻被打得落花流水。
蚩尤到處侵略兼併,整個中國的形勢,群龍無首,一片混亂。滅蚩尤:涿鹿之戰定天下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九黎族分佈的地域,和早先的炎帝部落一樣,
在姜河(今渭水流域)一帶,大抵還要偏西南一點。
炎帝神農氏傳到帝榆罔這一代,國勢逐漸衰弱,原來臣服的部落紛起爭奪,
其中最強悍好鬥的,就是九黎族。
由於和炎帝雜居,有的記載還說他們也是炎帝之後。九黎族的文化並不落後,
據說最早的銅器就是他們使用的。山上驟發大水,銅礦隨水流出,蚩尤得到它製造鋒利的兵器。
這個時候,大抵還在新石器時期,其他部落的武器還是一些石器和木器,蚩尤部落的戰鬥力和對其他部落的騷擾,可想而知。人們對蚩尤又恨又怕,以致到了後來,都把他當做一種可怕的怪物。
九黎族是一個大族,裏面有不少部落,大抵這些部落的酋長,都有叫蚩尤的習慣,因為有個傳說就是說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這些蚩尤愛穿一些奇特的衣服,
或者在身上文上一些招搖的花紋。他們的話外人還能聽懂,於是就說他們“獸身人語”;他們戰鬥時不但使用銅兵器,還用銅塊銅片包在頭上,有了簡單的頭盔,
跟黃帝打仗的時候,還用頭上的銅片像牛角一樣抵人,於是又有人說他們“銅頭鐵額”。
起初,炎帝採取和好政策,重用他們,讓他們監臨四方,不過,他們卻監國自盜,到處征伐,弄得其他部落怨聲載道,等炎帝醒悟過來時,他們已經異常強大了,炎帝打不過,只得向黃帝求救。
可能生下昌意後不久,黃帝就和嫘祖回到自己原先居住的有熊國一帶。此前的西陵國之行,黃帝已經聯絡了一些長期遭蚩尤壓迫的部族,他的老丈人,成都平原上的西陵國國王也是其中之一。
這些部落的加盟,實是黃帝戰勝蚩尤的前提。經過長時間的準備,黃帝下定決心要誅滅蚩尤。據說阪泉和涿鹿兩地,是當時的主戰場。這兩處現在都在今天的河北省境內(也有人說是在山西)。黃帝這邊,有很多被蚩尤欺淩的弱小部落,
黃帝把他們聯合起來,人數不少;蚩尤那邊,雖然全天下的人都恨不得吃他們的肉,喝他們的血,卻拿他們的銅頭鐵額、“兵杖刀戟”沒有辦法。雖然人多勢眾,黃帝仍然不敢掉以輕心,據傳他訓練熊、羆、貔、貅、虎等猛獸,利用它們作戰;
他還有一種厲害武器,就是弓箭,弓和箭都是木製的,不過,在當時卻不失為一種可怕的新式武器。
黃帝手下還有幾員大將,最著名的是風後和力牧,他們用兵如神,後來寫兵書的都把他們奉為祖師爺。
我們知道,居住在海邊的伏羲氏子孫就有很多姓風的,風後可能是海邊的一個部落;力牧則可能跟早先的黃帝一樣,是一個遊牧民族。黃帝的這些優勢,蚩尤相形見絀。
黃帝在涿鹿跟蚩尤一決勝負,在此之前,傳說他們已經大戰了七十一場,
卻依舊難分勝負。黃帝把蚩尤圍在涿鹿之山上,圍了三年也沒有攻下來;蚩尤想扭轉不利戰局。在涿鹿之野,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黃帝打了多年的仗,總結了不少經驗,據歷史學者錢穆說,最早的兵書,就是黃帝寫成的。人類最早的戰爭,大概總是一團混戰,有了兵書後,黃帝的軍隊進退有度,攻守有方,已經有王者之師的風範了。
為了鼓舞士氣,黃帝還令人將東海流波山上的怪獸“夔”捉回來,把它的皮剝下來做鼓面;又派人將森林中的雷獸捉來,從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頭當鼓槌。一敲這面鼓,方圓500裏都聽得到。響亮的鼓聲,不但可以鼓舞士氣,還能聯絡遠處的士兵,傳遞戰爭消息。
有了這些發明,黃帝自然添了幾分勝算,經過一番血戰,黃帝終於在涿鹿大敗蚩尤,結束了戰爭,這也是中國百姓日夜盼望的結果。據說蚩尤還想逃,黃帝就用大鼓,敲得他不能動彈,蚩尤後來被殺于中冀(今河北保定),身體和頭顱,也被黃帝分埋到兩個地方,以防他再作亂。
蚩尤戰敗,依附他的部落自然也就作鳥獸散。
黃帝把戰俘分別處理:降服的,遷到“鄒屠之地”,也就是黃帝統治的山東一帶;兇惡的,流放到“有北之鄉”,也就是北方寒冷的不毛之地;聽話的,也重用他們。投降的蚩尤部落,黃帝用他們觀測天文,以利農時。
戰勝蚩尤後,黃帝理所當然地代替炎帝,成為天下的共主不過這個時候,天下仍不安定,各國並立,較遠的部落又開始蠢蠢欲動,四方漸漸多事。
黃帝令畫師把蚩尤的形象畫下來,送給這些部落首領看,意思是:你們不要忘掉蚩尤的故事,他那樣兇狠,現在還不是身首異處了?
你們以前還被他欺淩,我們是征服蚩尤的人,又得到了他的堅甲厲兵,你們還是量力而為吧。看到蚩尤的圖畫,這些部落果然安定了很多,不安定的,也被黃帝打敗。
嫘祖:養蠶製衣定禮儀 以武力奪取了天下,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治理國家了。黃帝在治,嫘祖也在治,就像我們現在說的“男主外,女主內”一樣。
黃帝的治,自然在國家的政務、文治、疆域、刑罰等方面,據說當時,他的身邊有一群兢兢業業的老臣,如大填、封鉅、岐伯、太山稽、常先、太鴻等等,
這些人的知識和經驗,頗為黃帝看重;當時還出現了專門指導農事的官,四季都有。
從遊牧走向農耕,是黃帝部落的一大進步。許是嘗到了農耕的甜頭,不用再東奔西跑,黃帝命人焚燒山林,驅逐出森林裏的猛獸,開闢農田。各個方國漸漸都有自己固定的農田,每個人也有了自己的農田,據說後來的井田制,就從這時候萌芽。
刑罰方面,據說黃帝沿用了蚩尤的刑罰制度,當時主要有五種肉刑,“大辟”是斬首,“劓”是割鼻子,“刖”是斷足,“宮”是去生殖器,“黥”是在臉上刻字。天下初定,這些刑罰大抵是很必要的。
發明和製作方面,黃帝也是個好手,他手下有一些能工巧匠,經常有發明創造。倉頡發明瞭文字,據說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文字的起源;還有人發明瞭打井,古人受飲水的限制,往往得依水而居,有了井,就可以隨意廣泛地居住了;又有人發明瞭船和車,從此,人們可以在水裏漂,地上走。這些發明,都是很實用的。
這個時候,嫘祖也充當起了賢內助的角色。她經常對自己的子民們說:“農桑才是國家的根本。”黃帝把做衣冠的事,就交給正妃嫘祖了。
在做衣冠的過程中,嫘祖和黃帝手下的另外三個人作了具體分工:胡巢負責做冕(帽子);伯余負責做衣服;于則負責做履(鞋);而嫘祖則負責提供原料,她經常帶領婦女上山剝樹皮,織麻網,她們還把男人們獵獲的各種野獸的皮毛剝下來,進行加工。不長時間,各部落的大小首領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
徹底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時代。
嫘母因為勞累過度而病倒了。她不想吃飯,一日比一日消瘦。周圍的男男女女,人人焦急萬分,個個坐臥不安。守護在嫘祖身邊的幾個女子,想了各種辦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時愛吃的東西。誰知嫘祖一看,總是搖搖頭,一點也不想吃。
有一天,這幾個女人悄悄商量,決定上山摘些野果回來給嫘祖吃。她們一早就進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許多果子,可是用口一嘗,不是澀的,便是酸的,都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樹林裏發現滿樹結著白色的小果。她們以為找到了好鮮果,就忙著去摘,誰也沒顧得嘗一小口。
等各人把筐子摘滿後,天已漸漸黑了。她們怕山上有野獸,就匆匆忙忙下山。
回來後,這些女子嘗了嘗白色小果,沒有什麼味道;又用牙咬了咬,怎麼也咬不爛。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果子。
正在這時,造船的共鼓走了過來,發現幾個女子站在那裏發愣,連忙問發生了什麼事。女子們便把她們為嫘祖上山摘回白色小果的事說了一遍。拱鼓一聽,哈哈一笑說:“你們這些憨女子,現在咱們有火有鍋,咬不爛就用水煮嘛!”他這麼一說,立刻提醒了幾個女子,她們連忙把摘回的白色小果都倒進鍋裏,加上水用火煮起來。煮了好長時間,撈出一個用嘴一咬,還是咬不爛。正當大家急得不知該怎麼辦的時候,有一個女子隨手拿起一根木棍,插進鍋裏亂攪,邊攪邊說:
“看你爛不爛,看你熟不熟!”攪了一陣子,把木棒往出一拉,木棒上纏著很多像頭髮絲細的白線。
這是怎麼回事?女子們繼續邊攪邊纏,不大功夫,煮在鍋裏的白色小果全部變成雪白的細絲線,看上去晶瑩奪目,柔軟異常。她們把這個稀奇事立即告訴嫘祖。
嫘祖是個急性子,不聽則罷,一聽馬上就要去看。這些女子為了不讓她走動,
便把纏在棒上的細線拿到她身邊。嫘祖是個非常聰明的女人詳細看了纏在木棒上的細絲線,又詢問了白色小果是從什麼山上、什麼樹上摘的。然後她高興地對周圍女子說:“這不是果子,不能吃,但卻有大用處。你們為黃帝立下一大功。”
說也怪,嫘祖自從看了這白色絲線後,天天都提起這件事,病情也一天比一減輕,開始想吃東西了。不久,她的病就全好了。
她不顧黃帝勸阻,親自帶領婦女上山要看個究竟,嫘祖在桑樹林裏觀察了好幾天,才弄清這種白色小果,是一種蟲子口吐細絲繞織而成的,並非樹上的果子。
嫘祖聰明溫順,是黃帝的正妃。過了幾天,她到海濱游玩看到樹上有軟綿綿的白團,掰開看,裡面有小蟲,土人告訴她採桑養蠶的方法,嫘祖就帶了許多白團回都放在器皿中。過了幾天這些白團中飛出蛾,雌雄相配,生下很多小卵,到了來年的春天,小蟲子破卵而出,這就是蠶。
嫘祖照土人的話採鮮嫩的桑葉餵養它們,蠶越長越大,桑葉也漸漸老了,蠶的身體開始變得白亮有光,這時它們就不再吃桑葉了。嫘祖把它們移到乾淨的稻草上,它們吐出潔白的絲將自己包起來,這就是繭。把繭投入沸水中繅出絲來,
上機杼織成布帛,就可以量體裁衣了。
她回來就把此事報告黃帝,並要求黃帝下令保護橋國山上所有的桑樹林。黃帝同意了。 從此,在嫘祖的倡導下,開始了栽桑養蠶的歷史。後世人為了紀念嫘祖這一功績,就將她尊稱為“先蠶娘娘”。
可惜,中華民族有四大發明,唯獨沒有嫘祖發明養蠶。所以,人類穿絲綢,莫要忘記我們老祖母----縲祖。
女節是黃帝的次妃,她種了白、黃、紫三種顏色的木棉,到木棉開花的時候採花去子,把花擊鬆,用紡車搖而引之,成為棉紗,然後再上織布機就能織出棉布來。她還把苧麻的皮織成粗布,透氣涼爽,可以做成夏季的衣裳。
彤魚氏美麗而賢慧,是黃帝的第三位妃子。她把絲攪成線,將鐵磨成針,在衣裳上剌繡生動的魚龍花鳥,令衣裳更加漂亮。
嫘祖覺得,男子娶妻,女子嫁夫,都應該遵循一定的風俗;尊敬老人,愛護小孩,都應該有一定的禮制,於是,她就制定出這些風俗和禮制,整個中國人人相互禮讓,人們穿著得體,社會一片安定祥和。
據說當時的中國,不論是天子腳下的中原地區,還是周邊的少數民族,沒有人不惦記嫘祖功勞的,都說她協助黃帝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因為她發明瞭養蠶和紡織,又被後人尊為中國的蠶神、先蠶。
嫘祖晚年隨黃帝到南方巡視途中,不幸辭世,臨死前,她想起了自己的故鄉,
一定要讓自己的屍骨在故鄉鹽亭下葬,黃帝悲不自禁,將嫘祖安葬在鹽亭青龍山。

_________________
張航
愛好藝文、小說、新詩、童詩、兒歌、詞曲、散文、論文、民俗文藝.......等並頻頻獲獎.
歡迎蒞臨張航文選---隨意窩
http://blog.xuite.net/changhangming1234/twblo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張航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雅虎讯息通 Skype帐号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张航——博客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