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石梁半日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陈小龙

会员等级:3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53
加入时间: 2007/04/18
文章: 134
来自: 浙江省龙泉市
积分: 470


文章时间: 2010-3-16 周二, 上午10:58    标题: 石梁半日 引用回复

石梁半日
去天台,不能不去石梁。
我们去的那日,天公不作美,车子在山路上盘旋,越往里走,雾气越来越重,两边的山峦已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中。一位同事说:“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写的就是这般境界吧!”我没有这样的兴致,一直担心浓雾紧锁,到时不能一睹石梁风采,就枉此一行了。
车子在一空旷的平地停下,下得车来,眼前竟豁然开朗,精神也为之一振。导游介绍说:“景区入口到了。”她遥指远处一大峡谷:“喏,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唐诗之路。”之前我曾听说过唐诗之路,但却不知所以然,时至今日才知诗路自古城绍兴出发,由镜湖向南经曹娥江,沿江而行,入浙江名溪到剡溪,溯江而上,经新昌沃江、天姥,最后的终点就是我们要去的天台山石梁飞瀑,长约190公里,所及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据史料记载,游历过这条风景线的唐代著名诗人,不乏其人,李白、杜甫、贺知章、孟浩然、王维、贾岛、杜牧……,一个个大名都是如雷贯耳。我很是敬佩这些古人,如果就当时的交通条件而论,这样长途跋涉其艰辛可想而知,但他们醉心的是一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村野牧歌、清流舟筏的美景,所以才会载酒扬帆,乘兴而来。自然屐履到处,便有佳作流传,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诗仙李白的《梦游天姥山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何等神采飞扬,“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又何等气势磅礴。令人不解的是现今知道唐诗之路的人似乎寥寥,倒是一说起丝绸之路,连小学生也能说个大概,有人戏言这是物质胜过精神,虽不一定精当,倒也有几分道理。好在近年来,这条“唐诗之路”已引起海内外学者专家的关注,纷纷前往考察,一些景点也正加紧开发、修缮、建设,相信要不了多久,“唐诗之路”定会大放异彩。
沿入口处向下即进入了金溪翠谷之中,一汪清流澄明见底,顺溪上行,古木幽深,怪石崚峋,奇峰突兀,步移景异。余君叹息说:“可惜这次来的不是时候,若是盛夏,倒是消暑纳凉的好所在!”也是,一袭厚重的冬衣在身,只能望水兴叹,徒有羡鱼情了。两人边走边聊,不由加快了脚步,渐渐地将团队抛在了身后,竟浑然不觉。等到同事打来电话。问及我俩的去处,才知我们已掉队,而且错过了铜壶滴漏这一景点。铜壶滴漏是天生的腹部膨大、口门狭小的大石,高约四五丈,青黑色的玄武岩浑然一体,恰似一把大铜壶,呼啸下落的水流,跌入瓮内,如雷鸣一般,然后在形似壶嘴的岩隙中盘旋而出,注入深潭。未亲眼一见铜壶滴漏的奇特,我不免有些遗憾,只能自嘲自己太钟情于石梁飞瀑了,以致于对其他风景都熟视无睹,走马观花似的,白白辜负了这一路绝美的山水。
也不知走了多久,赫然见一石梁飞瀑的指示牌,远远望去,一道瀑布飞流直下,不由紧走了几步,来到飞瀑跟前。平心而论,石梁飞瀑并不比其它地方的瀑布壮观,况且又是冬季,水势也比最盛时稍逊几分,但它自有独特之处:一条二丈左右的巨大石梁,横跨两崖之间,梁面微拱,状如匍伏的巨蟒。金溪和大兴坑两条溪水,左右而来,汇合于此。溪涧岩石坎坷不平,水流随之层层折跌而下,如此反复4次,溪流终流至石梁附近,聚集成一个巨大的雪浪团,向石梁冲激过来。一部分被打回,而大多数则从梁底穿过,坠入几十丈深的幽谷之中,其声震耳欲聋。在等待团队的间隙,我和余君在飞瀑边上的茶室小坐,不时感觉有飕飕的冷气袭来,顿生寒意,再看竹椅,也透着几分濡湿。余君说,当年风靡一时的大陆首部武打片《少林寺》就曾在此选景,其中觉远和尚等平展双臂提水练功的镜头就出自石梁飞瀑下的小水坝,只是实地看来,这水坝的场面多少显得有些局促,远不如特技处理后来得宽阔。《少林寺》当年在小城放映时,曾万人空巷,李连杰饰演的觉远和尚也成为众多少男少女的偶像,几十年过去,当年青涩的小和尚如今已成为名扬中外的国际巨星,不禁令人感慨岁月的匆匆。
一行人会合后,我们便随着导游沿石阶登上石梁边的中方广寺,从一侧的梯子下到石梁,当年徐霞客从石梁俯视百丈深渊时,曾记载道:“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渊,毛骨俱悚。”出于安全的考虑,石梁四周已铁链围绕,游人无从进入,但胆小者到此,还是有些战战兢兢几难挪步。石梁瀑布附近留有不少名家题字石刻,如宋代米芾的“第一奇观”、清末康有为的“石梁飞瀑”等,饶有趣味的是石梁腹部有清台州知府刘璈题的“前度又来”,似是化用了唐刘禹锡“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名句,同为刘姓子弟,倒也凑巧。只是两者的心境是否也契合,就不得而知了。
匆匆石梁半日游,虽有导游在旁,天台报社的王道林主任仍始终陪伴着我们。王主任似乎并不善言谈,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但他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行程,却安排得细致入微,那份热情与他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着实令人感动不已。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陈小龙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刘剡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1/10
文章: 1317
来自: 中国神农架
积分: 8910


文章时间: 2010-3-19 周五, 上午2:41    标题: Re: 石梁半日 引用回复

陈小龙 写道:
石梁半日
去天台,不能不去石梁。
我们去的那日,天公不作美,车子在山路上盘旋,越往里走,雾气越来越重,两边的山峦已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中。一位同事说:“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写的就是这般境界吧!”我没有这样的兴致,一直担心浓雾紧锁,到时不能一睹石梁风采,就枉此一行了。
车子在一空旷的平地停下,下得车来,眼前竟豁然开朗,精神也为之一振。导游介绍说:“景区入口到了。”她遥指远处一大峡谷:“喏,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唐诗之路。”之前我曾听说过唐诗之路,但却不知所以然,时至今日才知诗路自古城绍兴出发,由镜湖向南经曹娥江,沿江而行,入浙江名溪到剡溪,溯江而上,经新昌沃江、天姥,最后的终点就是我们要去的天台山石梁飞瀑,长约190公里,所及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据史料记载,游历过这条风景线的唐代著名诗人,不乏其人,李白、杜甫、贺知章、孟浩然、王维、贾岛、杜牧……,一个个大名都是如雷贯耳。我很是敬佩这些古人,如果就当时的交通条件而论,这样长途跋涉其艰辛可想而知,但他们醉心的是一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村野牧歌、清流舟筏的美景,所以才会载酒扬帆,乘兴而来。自然屐履到处,便有佳作流传,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诗仙李白的《梦游天姥山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何等神采飞扬,“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又何等气势磅礴。令人不解的是现今知道唐诗之路的人似乎寥寥,倒是一说起丝绸之路,连小学生也能说个大概,有人戏言这是物质胜过精神,虽不一定精当,倒也有几分道理。好在近年来,这条“唐诗之路”已引起海内外学者专家的关注,纷纷前往考察,一些景点也正加紧开发、修缮、建设,相信要不了多久,“唐诗之路”定会大放异彩。
沿入口处向下即进入了金溪翠谷之中,一汪清流澄明见底,顺溪上行,古木幽深,怪石崚峋,奇峰突兀,步移景异。余君叹息说:“可惜这次来的不是时候,若是盛夏,倒是消暑纳凉的好所在!”也是,一袭厚重的冬衣在身,只能望水兴叹,徒有羡鱼情了。两人边走边聊,不由加快了脚步,渐渐地将团队抛在了身后,竟浑然不觉。等到同事打来电话。问及我俩的去处,才知我们已掉队,而且错过了铜壶滴漏这一景点。铜壶滴漏是天生的腹部膨大、口门狭小的大石,高约四五丈,青黑色的玄武岩浑然一体,恰似一把大铜壶,呼啸下落的水流,跌入瓮内,如雷鸣一般,然后在形似壶嘴的岩隙中盘旋而出,注入深潭。未亲眼一见铜壶滴漏的奇特,我不免有些遗憾,只能自嘲自己太钟情于石梁飞瀑了,以致于对其他风景都熟视无睹,走马观花似的,白白辜负了这一路绝美的山水。
也不知走了多久,赫然见一石梁飞瀑的指示牌,远远望去,一道瀑布飞流直下,不由紧走了几步,来到飞瀑跟前。平心而论,石梁飞瀑并不比其它地方的瀑布壮观,况且又是冬季,水势也比最盛时稍逊几分,但它自有独特之处:一条二丈左右的巨大石梁,横跨两崖之间,梁面微拱,状如匍伏的巨蟒。金溪和大兴坑两条溪水,左右而来,汇合于此。溪涧岩石坎坷不平,水流随之层层折跌而下,如此反复4次,溪流终流至石梁附近,聚集成一个巨大的雪浪团,向石梁冲激过来。一部分被打回,而大多数则从梁底穿过,坠入几十丈深的幽谷之中,其声震耳欲聋。在等待团队的间隙,我和余君在飞瀑边上的茶室小坐,不时感觉有飕飕的冷气袭来,顿生寒意,再看竹椅,也透着几分濡湿。余君说,当年风靡一时的大陆首部武打片《少林寺》就曾在此选景,其中觉远和尚等平展双臂提水练功的镜头就出自石梁飞瀑下的小水坝,只是实地看来,这水坝的场面多少显得有些局促,远不如特技处理后来得宽阔。《少林寺》当年在小城放映时,曾万人空巷,李连杰饰演的觉远和尚也成为众多少男少女的偶像,几十年过去,当年青涩的小和尚如今已成为名扬中外的国际巨星,不禁令人感慨岁月的匆匆。
一行人会合后,我们便随着导游沿石阶登上石梁边的中方广寺,从一侧的梯子下到石梁,当年徐霞客从石梁俯视百丈深渊时,曾记载道:“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渊,毛骨俱悚。”出于安全的考虑,石梁四周已铁链围绕,游人无从进入,但胆小者到此,还是有些战战兢兢几难挪步。石梁瀑布附近留有不少名家题字石刻,如宋代米芾的“第一奇观”、清末康有为的“石梁飞瀑”等,饶有趣味的是石梁腹部有清台州知府刘璈题的“前度又来”,似是化用了唐刘禹锡“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名句,同为刘姓子弟,倒也凑巧。只是两者的心境是否也契合,就不得而知了。
匆匆石梁半日游,虽有导游在旁,天台报社的王道林主任仍始终陪伴着我们。王主任似乎并不善言谈,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但他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行程,却安排得细致入微,那份热情与他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着实令人感动不已。

_________________
《澳洲彩虹鹦》——获澳洲国家元首贺信高度评价的季刊征稿中(每天在本论坛选稿)
《森林文学》( 接受网上投稿)
snjlzy@163.com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刘剡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425940509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