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世界华文作家园地——悉尼《澳中周末报》副刊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tzpqx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8/08/24
文章: 6

积分: 15


文章时间: 2008-8-29 周五, 下午12:49    标题: [原创] 引用回复

心曲(组诗)

庞清新


梅柳情

梅寄柳封封明信片
柳赠梅行行情丝
在一片荒原
传递爱的信息

梅柳在早春结合
抵挡着寒潮
朵朵情 丝丝意
孕育姹紫嫣红的季节



历经冬的霜雪
朝向早春
迈开轻盈的步履
没有昂首挺胸
却率先吹起春韵
一叶叶 一丝丝
改变了一个季节
那新绿不是发自枝头
而是发自内心缕缕春情

迎春花

冒着寒流的袭击
吹起早春的号角
生命的芽尖
争夺残冬的制高点
生命的筋脉
编织鹅黄与嫩绿

圆与缺

圆满的日子
我凝望残月
残月往往孕育恋情
残缺的日子
我凝望圆月
圆月往往孕育相思
圆满时想到残缺
残缺时想到圆满
爱 便像那月
圆也永恒
缺也永恒

茶韵

茶有无数品种
出自天南海北
注入杯水之中
丝丝叶叶重返原形
散发出的清香
穿过重重雾气
阵阵扑鼻
轻轻吹拂
尤感微风入茶林
细细品味
品出蓝天白云下采茶的滋味
面对世态炎凉
只有清茶一杯
永保微涩的香甜
面对灯红酒绿
更爱清茶一杯
浓也醉人淡也醉人

城市 山乡

车水马龙
高楼夜夜狂欢
城市呆久了 烦燥
便思念山乡的幽静

泉水叮咚
农家炊烟缭绕
山乡呆久了 寂寞
便思念城市的喧闹

在城市和山乡之间
一道彩虹横空
城市和山乡
一脉相通

秋叶

从嫩黄到青绿到枯黄
无论是经历风雨
还是沐浴阳光
总是保持舒展的姿势
只要立足枝头
就在风中飞翔
一旦离开枝头
也在飞翔中飘落
叶脉始终清晰
直至化泥 周而复始
我伸出如叶的手掌
捧着秋叶一片
将血脉与叶脉沟通

桃之运

没有高大与美丽的形象
当万木刚刚萌发
便急不可耐 标新立异
叶未翠花先开 格外抢眼
如十六岁的花季
千朵百朵朵朵走红
大红大紫后方感底气不足
经不住乍暖还凉 一夜风雨
落花如逝水 悲伤亦如逝水
不能消沉 像枯萎落花
不能放弃 像死亡花落
卸去火红的喧嚣
守住翠绿的寂寞
如火如荼的季节或许无百花艳丽
只要与生俱来的如桃拳拳之心不泯
丰硕的生活会来临
甜蜜的日子在后面

信鸽

最爱在雨过天晴时
展翅盘旋
不是不能像候鸟那样
千里征程
只是离不开故土
即使将它放飞于
四季如春的南国他乡
充当信使
一旦完成使命
它便会日夜兼程北上
哪怕羽翅飞折
哪怕血气耗尽
与南迁的候鸟形成反差
信鸽环飞唱响家园
春夏如此秋冬亦如此

半夜鸡叫

生活于城乡结合部
半夜常闻郊外鸡叫
天不随鸡叫而明
依旧裹着夜幕而眠
鸡不因天明而叫
面对城市灯火报晓
我在灯火辉煌
与田园风情之间
努力校对人生时刻表
寻找没有错乱的自然生物钟

望星空

星星无数 有序又无序
只有守住夜幕的寂静
才能感悟星光闪烁的奥秘 星星
说博大 大如星体
似恒星 似行星 似卫星
说渺小 小如尘埃
似星点 似微粒 似孔眼

星星无数 选择无数
对智者来说
选择渺小尘埃
也能从星点光亮里窥见广袤
对愚者来说
选择博大星体
也无法从广袤里看到星点光亮

松化石

曾有过傲立山崖的雄姿
曾有过四季常青的风韵
历经沧桑巨变
青松演变成松化石
在一次开山运动中
作为山石一族被开采
却依旧保持松的形象
不管是松是石
不论是功是过
只将不朽留世间

礁石

本属同族
在裂变后分道扬镳
虽然都与海结缘
却有不同的水性
一个抗风斗浪
百孔千疮
一个随波逐流
光滑圆润
一个崛起
一个沉没

千年茶树

没有树的高大雄伟
没有花的名贵富丽
当人生从满头青丝到两鬓花白
你还是一如既往
叶泛油绿 花开清香
有一种传承
饱受风霜雨雪不移
历经岁月沧桑不变
生命才千古永存

铁树

不与春华秋色计较
不与枯藤朽木合流
默默地等待与追求
多年风吹雨打不改初衷
用光阴编织理想和希望
多年公开一个金黄的秘密



继承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种
人类开始播种光
同时也被光束缚
走出松明灯走不出烛光
走出烛光走不出油灯
走出油灯走不出电光
在光的漫长进化过程里
人类一直在同步又一直在挣脱
走向光的霓虹走向光的抽象艺术
在光的变异里寻找新光源

奔马笔架

不是来自牧场沙场
来自对牧场沙场气势的渴望
前蹄腾空后蹄着地
在想象与现实之间
永远保持奔驰的姿势
造型沉默心底嘶鸣
吸进一滴水绽放一片血
行文走笔
时而风火时而缠绵
头颅总是高昂
奔驰的心愿不是为了获取鲜花
而是向前 向前 向前

森林随想

在树与树的间隙
我自由地穿行
幻想在某一点固定
成为一棵树
森林对星光月色进行筛选
对阳光也进行筛选
我描画一道道阳光
画外的阳光属于森林
画内的阳光唯我独有
春夏秋冬改变着森林的容貌
无法改变森林的质地
在高高的枝叶间
风在鸣 鸟在鸣
唯独树不鸣
树叶
为了树的壮大而繁荣
为了增添树的年轮而凋落
我在树与树之间
寻找自己的支点

捕捉

芳草地
孩子在捕捉蝴蝶
留下弯弯曲曲的奔跑脚印
跌倒了爬起来不吭一声
流血了白小褂上揩擦揩擦
只要还能奔跑就要捕捉
一只飞逝等待又一只飞临
芳草地总会有蝴蝶翩跹
从不知轻手轻脚躲躲藏藏
总是风风火火冒冒失失
在无数次的捕捉里
幻想成为美丽的蝴蝶

航船奇遇

不管前方是风险还是平安
总有忽隐忽现的精灵尾随
那洁白缘于自然
那啼鸣缘于天音
航船在不知不觉中接收恩赐
不论汽笛是否是尾随精灵的知音
共同的命运维系于茫茫海域
望着载舟又覆舟的海浪
航船像尾随精灵那样自由往返

根与大地

根的血脉
大地的乳汁
一旦沟通
血乳交融
纤弱变得壮实
贫瘠变得肥美
相爱越久
感情越深

崖根

没有一方沃土
石隙间立足
袒露的生命
上下攀缘
左右求索
在没有人迹的崖壁
开拓纵横交错的道路

树桩

树桩一圈圈空洞
风卷着尘土
将空洞填充
小鸟衔来树种
播种在树桩里
树桩用生命
托起新希望

参天松

跨越几个朝代
数不清的记忆爬上年轮
浓荫护卫青青的一群
躯干支撑热闹的啁啾
凸裸的根须拥抱大地
既顶戴星月又身披日晖

紫藤老人

藤架禁不住枝柯
像阳光那样自由伸展
伸展了数百年
如今在楼群的背荫里
又攀缘崛起的春光

闹市爬山虎

有着葡萄的藤蔓
却不依附藤架
有着月季的美梦
却不依附花盆
只知攀援 决不匍匐
蔓爪嵌入
崖根也无法立足的混凝土墙壁
崛起 进击
欲与楼群比高低

假山

盗取山的名字
装点闹市风景
却掩饰不住虚假
山石在时间里风化
树木花草在风化里扎根
根与根相连
啊 真实的生命
在假山腹地蔓延

印竹窗帘

在闹市的繁花似锦里
我选择印竹窗帘装点居室
思念风吹竹韵 月照竹影
翠竹如竹简
记载着日月轮回
我读竹简
正视崛起与喧闹 繁华与污染
时刻不忘保持竹的气节
只要一生耐得住这份清瘦
便觉得自己虽无百花艳
但青翠久长如丰富竹简
竹影常曳 净化生存氛围
翠竹如林 引来百鸟栖息

童心

当竹笋破土时
童年应运而生
当翠竹拔节时
童年渐渐远离
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

当竹梢在风中摇曳
嫩嫩的叶笛在鸣响
那不正是童年在召唤
竹子用一节节骨骼
支撑那最高境地

斑竹

悲痛者说那斑痕是泪痕
千滴铸成 万人吟咏
欢乐者说那斑纹是天生
高雅别致 世代流芳
其实斑竹便是苦竹
自幼身处深谷背阴
饱受酸苦苔痕的侵蚀
依旧保持竹的气节
才拔节的这般精美绝伦
悲欢集一身

摆渡

在鸟奏竹韵的岸这边
我摆渡
在风吹芦笛的岸那边
你也摆渡
冒着被颠覆的危险
我们同时驾驭颠簸的乐谱
走向彼此的音域
寻找共同的音符

中国江苏泰州市鼓楼南路泰州日报社 庞清新
邮编:225300 邮箱:tzpqx@163.com


作者简介:庞清新,男,1958年6月出生于江苏泰州市,1987年在《雨花》杂志发表处女诗作,并陆续在国内报刊发表诗作多首,出版诗集多部,《黄土地》、《乡音》被收入《江苏文学五十年》(诗歌卷)一书,《黑白色调》(诗集)被录入江苏文学艺术网文学史志1949年至1998年诗歌概述栏目,后搁笔多年,2007年再度开始诗歌创作,先后在《人民日报》等大陆报刊及英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巴西、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报刊发表诗作多首,《光环与阴影》(组诗)获《中国作家》第三届“金秋之旅”笔会征文诗歌优秀奖,《云泉之歌》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征文三等奖,诗作入选《2007中国最佳网络诗歌》、《2007-2008中国诗歌选》等多种诗歌选本,现供职于江苏泰州日报社。]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tzpqx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世界华文作家园地——悉尼《澳中周末报》副刊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