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611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7472
:
|
|
[物流系统]2005年,我的全球代采实战系统
2005年,我正式启动了我的全球代采实战系统。当时的技术条件远不如今天,但我已经能通过互联网,远程管理苏州和悉尼两地仓库,执行完整的跨国采购、配货与出货流程。这不是空想,而是实打实的商业操作。我们为当时澳洲最大的电商平台Dealsdirect供货,也同时为几家全国连锁的2元商店批量供货,系统运作高效,几乎没有中断。
那时我搭建了一个平台 MBI International,目标就是将全球中小型供应商整合起来,建立一个真正能完成交易的采购联盟。和当时那些只收年费、不管实际交易的B2B展示平台不同,我设计的架构从接单、询价、报价、汇总、下单、对账、收货、发货、出入库、财务结算,全部环环相扣,一条龙打通。
我们不收取年费,而是根据实际交易收取服务佣金,鼓励每一个加入的供应商都主动提交热销产品清单。当时要求每家至少提交50种以上产品,平台会定期发出采购清单,由供应商报价,然后我们统一评估、组合成完整解决方案提交给买家。
更特别的是,我在2005年就设计了跨平台合作策略。比如一个客户提出一项众多品种数十万美元的大订单,可能没有任何一家单独供应商能独立承接。我就通过系统,将订单分解给不同供应商组合完成,确保价格和品质同时达标。这样的“联合中标”机制,在当年是极具突破性的概念。
那时的我,不只是概念设计者,更是系统实战者。网站中的每一页内容,都是我当年实战经验的总结与提炼:
1. 为客户制定采购策略,节省多达80%成本。
2. 协助组织商务考察与中澳两地实地对接。
3. 为中小客户提供Group Buying方案,小额采购也可拼单出货。
4. 与制造商签订长期协议,建立稳定供应链。
5. 提供订单、付款、运输、清关、退税、仓储等全链条服务。
所有商品入库、出库、标签、货柜编号、图片、单据、物流状态,全部录入系统统一管理。后台甚至能做到“某商品在哪一天哪一个柜、哪个供应商供的、单价多少、进出库记录”等全过程溯源。当年的供应链可视化、信息透明度,远超许多大型传统贸易公司。
我知道很多人无法相信这套系统是2005年就落地的,因为那时候没有今日的AI,没有云计算,没有SaaS,甚至大多数人还在用传真和Excel。我用的也只是普通编程语言和数据库,自主开发的系统,不依赖第三方平台,不靠高价服务器,仅仅一台家用级电脑就能支撑。
这套系统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极致简化与深度理解。我不追求炫技,而是要让流程最稳、最清晰、最容易管理。哪怕今天让你用AI去模仿,如果没有当年那种实战场景的沉淀,也很难复刻出这种系统。
所以,我的全球代采系统,并不是一个点子,也不是理论模型,而是真正跑通了20年前就能执行的大型跨境操作网络——没有人指导,也没有投资人,完全是我一个人,从理念到实战,一步步落地完成的。
这些如今被大公司称为“供应链高级功能”的流程,我们在2005年就已经实战落地,甚至精简至可以由一个人远程操作。那时没有SaaS、没有API接口,也没有什么AI协助,一切靠的是真正懂结构、懂实务、懂市场的人脑判断。这不是理想主义,而是我在20年前就写下并完成的现实章节。
_________________ 巫朝晖(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会长)
澳洲国际气功太极学院主席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作品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