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611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7472
:
|
|
[文化]文学网站能否申遗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持续二十多年不断线的中文纯文学网站,是否也有资格申请“文化遗产”?在这个社交媒体和手机主导的时代,传统网站正大量消失,尤其是中文文学论坛,几乎一夜之间湮灭于信息的洪流。最初这个问题只是感慨,而今却愈发沉重——因为我发现,我们所做的,已经不只是网络空间中的一次写作实践,而是对“文明信息如何存续”的实证回应。
而我们所坚持的,不只是一个网站的技术维护,而是一段段文字、无数心灵、一个时代的文学寄托。澳洲长风信息网和澳洲彩虹鹦作家笔会,至今仍在线运营,这已是全球中文文学网络中极为罕见的现象。
我常常自问,我们留下的,不只是作品,而是文学如何存续的路径本身。这种路径,是一种结构,也是一种文明的延续方式。如果今日仍有数百篇原创作品,系统保存、有迹可循,并持续更新,是否已经超越了个人表达,成为了集体记忆的节点?
而如果这条路线能够持续五十年、一百年,是否就已经自然具备申遗的价值?文化遗产从来不只是古迹、手工艺、舞蹈和节日,它也可以是一种表达的场所,一种让文字存活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我确实相信——一个文学网站,可以申遗。
一、持续时间超过二十年,具“历史与延续性”
我们的网站从千禧年初创,一直坚持至今,早期使用ASP+Access,论坛架构不断更新优化,在Web 1.0向Web 2.0演进的年代,它就像一个沉默却始终亮着灯的邮局——始终有人在这里写信、投递、回信,维系人与人之间跨越时空的情感与文化。
二、文化独特性:华语背景下的多元移民表达
在全球华语散文诗歌的表达中,海外中文网站本就稀少,而我们平台长期支持本地与国际作家的跨文化书写,不止承载中国文学传统,也融入澳洲文化环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时代中“跨语境文学创作”的存在状态。这种融合型文学社群,极为罕见。
三、活态传承:作品发布仍在持续进行
我们至今仍有新作品上线,仍有会员活跃,部分作家已连载十年以上。比起某些博物馆式遗产项目,我们这不是“静态陈列”,而是仍在呼吸的写作现场。这种活跃的创作生态,恰恰是非遗标准中的“活态”核心。
四、社区认同:自发自建、自管自营
我们不是机构项目,也没有任何政府资助,而是完全自发维系的文学空间。从服务器维护、网站架构、内容管理、文学季刊编辑、实体出版……所有流程均由核心作家自主管理。无论从文化独立性、社区凝聚力、内容创造力来说,这都不是任何商业网站可替代的。
五、在技术更替下的“存续奇迹”
在无数博客、文学论坛、门户纷纷倒闭的年代,我们的网站还在!不靠算法推荐,不投放广告,不追逐流量,而是凭借一种对“文字价值”的坚定信念——这已经不是一种文学行为,而是一种文化保护行为。
所以我在问:如果某个地方的一首古曲、一个传说、一个舞蹈,能因“口传心授”申遗;如果一座书院、一段工艺流程、一个传统节庆,能因其“文化功能”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那么,一个完整存续的、活跃运作的中文文学网站,是否也已经具备被认真对待的资格?
也许,未来的文化遗产,不只是遗址或节庆,而是这样的“精神空间”与“语言场域”。而我们所做的,就是在数字时代里,给文学留下一条活下去的路。我们在保存作品,更在保存表达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我相信:文学网站,不只是能申遗——它应该成为“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候选者。
_________________ 巫朝晖(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会长)
澳洲国际气功太极学院主席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作品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