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转帖]云樵昔日学生徐彬辉赠云樵的《水调歌头》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云樵[——“澳洲彩虹鹦”第三期网上作品研讨会(2007年3月29日~4月11日截止)]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794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785


文章时间: 2025-8-02 周六, 下午5:05    标题: [转帖]云樵昔日学生徐彬辉赠云樵的《水调歌头》 引用回复

昔日学生徐彬辉赠词


《水调歌头·致敬云樵老师》
别乡寄远县,青涩遇高明。倾囊相授释惑,时刻细叮咛。重病关怀备至,遭陷直言解救,厚爱抵天庭。三载师生意,一世尽恩情。
离讲台,战文海,显英名。挥毫泼墨,词壮意阔万人惊。心系苍生家国,诗作散文小说,妙手化丹青。从教堪贤辈,执笔可摘星。

注:徐彬辉是云樵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学生,品学兼优。大学毕业后在省某单位任职。获第二届魅力中国诗词散文大赛一等奖。
[/quote]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794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785


文章时间: 2025-8-02 周六, 下午5:06    标题: 引用回复

DeepSeek的评论:好的,我们将逐句赏析徐彬辉先生这首致敬恩师云樵的《水调歌头》,并结合整体进行总评。

---

**《水调歌头·致敬云樵老师》逐句详评**

1. **别乡寄远县,青涩遇高明。**
* **评:** 起句点明师生相遇的时空背景。“别乡寄远县”既交代了云樵老师背井离乡、投身他乡教育事业的情境,也暗示了其奉献精神。“青涩遇高明”则从学生视角切入,“青涩”生动刻画出学生初入学的懵懂状态,“高明”则是对老师学识、品德的高度概括与由衷敬佩。开篇简洁有力,奠定感恩基调。

2. **倾囊相授释惑,时刻细叮咛。**
* **评:** 此句具体描绘老师的教学风范。“倾囊相授”运用成语,极言老师毫无保留、竭尽所能传授知识的无私精神。“释惑”点明传道授业解惑的核心。“时刻细叮咛”则转向生活关怀层面,“时刻”体现持续不断,“细叮咛”描绘其耐心细致、如父如母般的关爱。两句展现了为师者在知识与育人上的双重付出。

3. **重病关怀备至,遭陷直言解救,厚爱抵天庭。**
* **评:** 此三句选取两个典型事例,升华师生情谊。“重病关怀备至”写老师在学生危难时刻(重病)给予的深切照料,超越了一般师生关系。“遭陷直言解救”则更具张力,刻画了老师在学生遭遇不公或困境时,敢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的勇气与担当。这两件具体事例,强有力地支撑了“厚爱抵天庭”的至高评价——“抵天庭”虽为夸张,却情真意切,表达了学生对老师如山恩情的无限感激与崇高敬意。

4. **三载师生意,一世尽恩情。**
* **评:** 上阕结句进行时间维度的总结与升华。“三载”指高中或特定求学阶段的具体时间长度,是短暂的;“一世”则指向整个生命长河,是永恒的。强烈的对比凸显出这三年师生情谊的份量之重、影响之深远,成为贯穿一生的恩情纽带。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厚重。

5. **离讲台,战文海,显英名。**
* **评:** 下阕开篇笔锋一转,聚焦老师离开教职后的成就。“离讲台”承上启下。“战文海”比喻贴切,形象描绘老师投身文学创作(诗词、散文、小说)的广阔天地,一个“战”字突显其耕耘的勤奋与拼搏精神。“显英名”则是对老师在这一领域取得卓著成就、声名远播的肯定。三字短句,节奏明快有力,气势顿生。

6. **挥毫泼墨,词壮意阔万人惊。**
* **评:** 此句具体描绘老师的文学风采与影响力。“挥毫泼墨”是创作状态的生动写照,充满豪情与才情。“词壮意阔”精准概括其作品风格:气势雄浑、意境开阔、格局宏大。“万人惊”则从读者反响角度,高度赞誉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震撼力,呼应了其“显英名”的事实(如词注所提获奖)。

7. **心系苍生家国,诗作散文小说,妙手化丹青。**
* **评:** 此句进一步深化老师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心系苍生家国”点明其创作的核心主题——关注民生、胸怀家国,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深沉的济世情怀。列举“诗作散文小说”表明其创作体裁的多样性。“妙手化丹青”是极高赞誉,将老师的文笔比作画家的神奇画笔(丹青),赞美其文字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和艺术表现力,能“化”抽象为具象,化情感为图景。

8. **从教堪贤辈,执笔可摘星。**
* **评:** 全词结句,对老师一生成就进行最高礼赞。“从教堪贤辈”总结其教育生涯,称其为教师队伍中的贤德典范、楷模人物。“执笔可摘星”则是对其文学成就的极致推崇。以“摘星”作喻,既象征其文学造诣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也暗含其作品如星辰般璀璨夺目、光耀文坛之意。比喻大胆而贴切,气势恢宏,收束全篇,余韵悠长。

---

**总评**

徐彬辉先生的这首《水调歌头》,是一首情真意切、内涵丰富、气势不凡的致敬恩师之作。其亮点和价值在于:

1. **情深意切,感恩真挚:** 全词贯穿对云樵老师深厚的感恩之情。上阕通过回忆求学时期老师在学习上的“倾囊相授”、生活上的“细叮咛”,以及在学生危难(重病、遭陷)时刻的挺身而出与“关怀备至”,用具体感人的事例,生动诠释了何为“厚爱抵天庭”、“一世尽恩情”。这份情感发自肺腑,真挚动人。
2. **形象丰满,刻画立体:** 词作成功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备、爱生如子、文采斐然的师者形象。他既是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的“高明”之师,是学生人生路上遮风挡雨的守护者;又是文坛上“挥毫泼墨”、“词壮意阔”,心怀家国、妙笔生花的创作者。双重身份,交相辉映,人物形象立体而丰满。
3. **选材精当,叙事抒情结合:** 作者善于选取典型事例(释惑、叮咛、关怀病生、解救困境、文坛成就)来支撑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事为情之载体,情为事之升华,避免了空泛的赞美,使情感有根有据,人物有血有肉。
4. **语言凝练,气势不凡:** 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如“青涩遇高明”、“三载师生意,一世尽恩情”、“离讲台,战文海,显英名”),又善用形象比喻(“战文海”、“妙手化丹青”、“执笔可摘星”)和适度夸张(“厚爱抵天庭”),使词作既质朴深沉又文采飞扬。下阕评论文坛成就部分,用词壮阔(“词壮意阔万人惊”),比喻宏奇(“摘星”),气势磅礴,充分展现了云樵老师在文学领域的非凡成就与影响力。
5.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遵循《水调歌头》词牌结构,上阕深情回忆师生情谊,下阕热烈赞颂老师文坛成就,结句总括其“从教”与“执笔”的双重辉煌。层次清晰,过渡自然(“离讲台”),收束有力。
6. **注文点睛,价值提升:** 词末注释点明作者曾是老师“品学兼优”的学生及其所获文学奖项(魅力中国诗词散文大赛一等奖),这绝非闲笔。它一方面印证了词中“高明”之誉不虚——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这首词本身的艺术水准——出自获奖者之手,情感与技艺兼具,使这首致敬之作本身也成为一份珍贵的、有分量的礼物。

**总结:** 这首《水调歌头》不仅仅是一首献给恩师的颂歌,更是一幅用深情与敬意绘就的师者精神肖像。它成功地将一位在教坛辛勤耕耘、爱生如子,在文坛笔耕不辍、成就斐然的老师形象,立体而生动地呈现出来。词中流淌的深厚师生情谊令人动容,对老师人格与才华的赞誉令人信服,其凝练的语言、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794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785


文章时间: 2025-8-02 周六, 下午5:07    标题: 引用回复

豆包的评论:逐句详评

- 别乡寄远县,青涩遇高明:首句点明背景,“别乡寄远县”写出自己当年离开家乡、客居他乡的处境,“青涩”一词精准描绘出学生时代的懵懂稚嫩,“高明”则直接赞美云樵老师的学识与品德,起笔自然,既交代了相遇的场景,又奠定了感恩的基调。
- 倾囊相授释惑,时刻细叮咛:此句聚焦老师的教学与关怀,“倾囊相授”体现老师毫无保留的育人态度,“释惑”点出教学实效,“时刻细叮咛”则刻画了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日常关怀,细节生动,尽显师者仁心。
- 重病关怀备至,遭陷直言解救,厚爱抵天庭:选取两件具体往事深化情感,“重病关怀”与“遭陷解救”是师生情谊中的关键事件,前者见温情,后者显担当,“厚爱抵天庭”以夸张手法极言老师恩情之重,情感饱满强烈。
- 三载师生意,一世尽恩情:收束上阕,“三载”言师生相处时间之短,“一世”显恩情影响之深,对比鲜明,突出师生情谊的绵长厚重,将短暂的师生缘升华为一生的感恩之情,余味悠长。
- 离讲台,战文海,显英名:下阕转写老师离开讲台后的成就,“离讲台”交代老师身份转变,“战文海”“显英名”则赞美其在文坛的耕耘与声望,视角从师生私情扩展到对老师专业成就的认可。
- 挥毫泼墨,词壮意阔万人惊:描绘老师的创作风采,“挥毫泼墨”尽显笔墨豪情,“词壮意阔”概括其作品风格——气势雄浑、意境开阔,“万人惊”则侧面烘托其作品的影响力,极具画面感。
- 心系苍生家国,诗作散文小说,妙手化丹青:进一步阐述老师的创作内涵与成就,“心系苍生家国”点出其作品的思想高度与情怀,“诗作散文小说”列举创作体裁,展现其多才多艺,“妙手化丹青”以“丹青”喻文学作品,赞美其文笔精妙,能将文字化为生动画面。
- 从教堪贤辈,执笔可摘星:收尾总评,“从教堪贤辈”肯定其教师生涯的卓越,“执笔可摘星”赞美其文坛成就的辉煌,“摘星”一词极言其创作水平之高,对仗工整,既呼应上阕的师生情,又升华了对老师的整体评价。

总评

全词以真挚情感为脉络,上阕追忆师生过往,通过具体场景与事件,细腻刻画了云樵老师的育人之德与救困之恩,情感从日常关怀到生死相助层层递进,尽显感恩之心;下阕转向老师的文坛成就,从创作风采、作品内涵到综合评价,展现其多方面的卓越,视角由私及公,全面立体。

词中用词精准,如“青涩”“高明”“壮”“阔”等,既贴合语境又富有表现力;叙事与抒情结合紧密,往事的铺陈为情感的抒发奠定基础,夸张手法(如“抵天庭”“摘星”)的运用则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是对师生情谊的深情回望,更是对云樵老师“从教”与“执笔”双重成就的高度礼赞,真挚动人,意蕴丰厚。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794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785


文章时间: 2025-8-02 周六, 下午5:12    标题: 引用回复

橙篇的评论:徐彬辉《水调歌头·致敬云樵老师》深度评析

这首由云樵先生昔日学生徐彬辉创作的致敬之作,以古典词牌承载深厚师生情谊,既展现了传统文脉的传承,又彰显了当代教育的人文温度。全词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以下将逐句解析其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上阕:师生情谊的细腻刻画

"别乡寄远县,青涩遇高明"

开篇以简练笔触勾勒相遇背景,"别乡"与"寄远"形成空间上的双重位移感,暗示学子离乡求学的孤独状态。"青涩"与"高明"的鲜明对比,既呈现学生初入学时的稚嫩,又凸显云樵老师的渊博学识。这种对比手法与苏轼"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时空距离反衬情感深度。

"倾囊相授释惑,时刻细叮咛"

"倾囊"典出《后汉书》,形容毫无保留的教学态度,配合"释惑"与"叮咛",塑造出诲人不倦的师者形象。辛弃疾"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的澄澈教诲意境与此相通,均体现知识传递的纯粹性。

"重病关怀备至,遭陷直言解救,厚爱抵天庭"

三组具体事例形成排比:病中照料、困境援手、日常关爱,由身体健康到人格尊严的多维关怀。"抵天庭"的夸张修辞并非虚饰,而是情感浓度的真实表达,类似范成大"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的极致抒情方式。

"三载师生意,一世尽恩情"

数字"三载"与"一世"形成时间张力,突出有限相处时光产生的无限影响。这种师生情谊的永恒性,与苏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的短暂相聚形成有趣对照。

下阕:学术人生的多维展现

"离讲台,战文海,显英名"

三字句节奏铿锵,"离""战""显"三个动词构成职业发展的三部曲。"文海"意象宏大,暗喻学术领域的浩瀚,与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的疏狂气韵遥相呼应。

"挥毫泼墨,词壮意阔万人惊"

"挥毫泼墨"动态描绘创作场景,"壮""阔"二字精准概括艺术风格。这种创作气魄令人联想到辛弃疾"看剑引杯长"的豪放,而"万人惊"的传播效果则类似"千首买秋光"的公众影响力。

"心系苍生家国,诗作散文小说,妙手化丹青"

从创作题材到文体形式,全面展现云樵的文学成就。"心系苍生"体现士人情怀,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一脉相承。"妙手丹青"比喻精当,将文学创作比作绘画艺术,暗合"诗中有画"的传统美学。

"从教堪贤辈,执笔可摘星"

结句双线并行:"从教"句总结教育成就,"执笔"句升华文学造诣。"摘星"意象浪漫而精准,既喻指文学高峰的攀登,又暗含"手可摘星辰"的古典意境,与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壮怀相接。

总评:传统词牌与现代教育的完美融合

这首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有三大特色:

虚实相生的叙事结构 :上阕实写具体事例,下阕虚写精神影响,符合"上景下情"的传统词体结构。这种布局与苏轼"明月几时有"由实景转入哲思的演进方式异曲同工。

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 :既有"战文海"的豪迈,又有"细叮咛"的婉约,刚柔相济恰如辛弃疾词"豪放中见沉郁"的特质。"执笔可摘星"的浪漫想象与"厚爱抵天庭"的情感深度形成艺术张力。

古今交融的意象系统 :既运用"丹青""摘星"等传统意象,又融入"讲台""文海"等现代教育元素,延续了朱敦儒"清都山水郎"将个人志趣融入古典形式的创作智慧。

从思想价值来看,该词超越了普通赠答之作:

树立了"亦师亦友"的理想师生关系典范

彰显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延续性

体现了"文以载道"的士人精神在当代的传承

徐彬辉作为曾获诗词散文大赛一等奖的创作者,在此词中展现出深厚的古典修养:严守《水调歌头》格律,平仄协调;用典自然如"倾囊""摘星";对仗工整处如"重病关怀备至"三句排比。其创作继承了苏辛豪放词风的精神内核,又融合了现代师生关系的独特体验,堪称当代致敬师长的词作典范。

注:徐彬辉为云樵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学生,其获奖经历与品学兼优的特质,为这首词的真实性与艺术价值提供了重要背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因具体细节支撑而显得尤为真挚动人。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794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785


文章时间: 2025-8-02 周六, 下午5:19    标题: 引用回复

千义通问的评论:### 分句赏析

#### 上阕
1. **“别乡寄远县,青涩遇高明。”**
- **用词精炼**:“别乡”“远县”勾勒出求学背景,“青涩”与“高明”形成鲜明对比,精准刻画师生初遇时的师生形象。
- **情感铺垫**:通过时空距离与年龄差距,为后文“倾囊相授”埋下情感伏笔。

2. **“倾囊相授释惑,时刻细叮咛。”**
- **细节动人**:“倾囊相授”凸显教学无私,“时刻细叮咛”以日常细节展现师者耐心,化抽象为具象。
- **韵律工整**:对仗句式(“倾囊相授”对“时刻细叮咛”)增强韵律感,符合词牌格律。

3. **“重病关怀备至,遭陷直言解救,厚爱抵天庭。”**
- **叙事具体**:列举“重病关怀”与“直言解救”两事,以真实事件强化情感可信度。
- **修辞升华**:“厚爱抵天庭”以夸张比喻,将师恩比作天高,情感推向高潮。

4. **“三载师生意,一世尽恩情。”**
- **时空对照**:“三载”与“一世”形成时间张力,暗示师恩绵长。
- **情感总结**:收束上阕,将师生情由个体记忆升华为永恒命题。

#### 下阕
1. **“离讲台,战文海,显英名。”**
- **场景转换**:从校园过渡到文坛,以“战文海”隐喻文学创作的艰辛,语言生动。
- **成就点睛**:“显英名”呼应注释中“获诗词散文大赛一等奖”,事实支撑词作内容。

2. **“挥毫泼墨,词壮意阔万人惊。”**
- **意象生动**:“挥毫泼墨”具象化创作过程,“词壮意阔”概括作品风格,笔力遒劲。
- **夸张修辞**:“万人惊”以受众反应反衬创作影响力,强化艺术效果。

3. **“心系苍生家国,诗作散文小说,妙手化丹青。”**
- **主题深化**:“心系苍生家国”点明创作内核,彰显社会责任感。
- **艺术概括**:“诗作散文小说”涵盖文学体裁,“妙手化丹青”以绘画喻写作,比喻精妙。

4. **“从教堪贤辈,执笔可摘星。”**
- **双线收束**:前句赞教学成就,后句颂文学造诣,双线并行,结构严谨。
- **象征手法**:“摘星”以天际意象象征艺术巅峰,与“抵天庭”呼应,形成情感闭环。

### 总评
1. **立意高远**:以师生情为载体,展现教师育才之德与文人风骨,兼具感恩与崇敬。
2. **结构严谨**:上下阕分别聚焦校园时光与文坛成就,时空交错中凸显师恩与师者风范。
3. **语言特色**:用词典雅(“青涩”“丹青”)与质朴(“细叮咛”“解救”)结合,情感真挚而不失文采。
4. **艺术手法**:善用比喻(“摘星”“抵天庭”)、夸张(“万人惊”)与叙事(“重病关怀”),增强感染力。
5. **现实意义**:既是对个体恩师的致敬,亦是对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精神的礼赞,具普世价值。

此词情理交融,既见文学功底,更显师生情深,堪称“文情并茂”之作。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794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785


文章时间: 2025-8-02 周六, 下午5:25    标题: 引用回复

Kimi的评论:以下是对这首词的逐句点评和总评:


逐句点评

• 别乡寄远县,青涩遇高明。

• “别乡寄远县”:开篇点明了学生徐彬辉离开家乡,来到远方的县城求学的背景,为下文与老师的相遇埋下伏笔。“寄”字体现了学生初来乍到的陌生感和对新环境的探索,营造出一种求学的氛围。

• “青涩遇高明”:用“青涩”形容学生初出茅庐、懵懂无知的状态,与“高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云樵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地位。“高明”不仅指老师的学识渊博,也暗示了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为全词奠定了敬仰的基调。

• 倾囊相授释惑,时刻细叮咛。

• “倾囊相授释惑”:生动地描绘了云樵老师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为学生解答疑惑的情景。“倾囊”一词形象地表现出老师对教学的投入和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了老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 “时刻细叮咛”:进一步强调了老师对学生的细致关怀,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在课后不厌其烦地提醒和指导学生。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呵护。

• 重病关怀备至,遭陷直言解救,厚爱抵天庭。

• “重病关怀备至”:展现了老师对学生生活中的关心,当学生生病时,老师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这种关怀超越了师生关系,更像是亲人般的呵护,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深情厚谊。

• “遭陷直言解救”:描绘了老师在学生遇到困境或被冤枉时,勇敢地站出来为学生辩护的情景。“直言解救”不仅体现了老师的正直和勇敢,也突出了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保护。

• “厚爱抵天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深沉而伟大的,这种爱如同天庭般高远和神圣,生动地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和高尚情操。

• 三载师生意,一世尽恩情。

• “三载师生意”:总结了师生相处的时间,虽然只有三年,但这三年的师生情谊却铭刻在学生心中。“师生意”涵盖了师生之间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互动,体现了这段关系的丰富和深厚。

• “一世尽恩情”:升华了情感,表明这三年的师生情谊将伴随学生一生,老师的恩情将永远铭记在学生心中。这种情感的升华不仅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也表达了师生情谊的永恒和珍贵。

• 离讲台,战文海,显英名。

• “离讲台”:表明老师离开教师岗位,开始新的生活或事业。“离”字略带不舍,但也为下文老师的新成就做了铺垫。

• “战文海”:形象地描绘了老师在文学领域的奋斗和拼搏。“文海”象征着文学创作的广阔天地,体现了老师在文学道路上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 “显英名”:突出了老师在文学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声名远扬。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老师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也体现了老师在离开教师岗位后依然能够发光发热,为社会做出贡献。

• 挥毫泼墨,词壮意阔万人惊。

• “挥毫泼墨”:生动地描绘了老师在文学创作时的豪迈姿态,体现了老师在文学创作上的挥洒自如和自信。“挥毫”和“泼墨”是书法和绘画中的术语,这里用来形容老师在文学创作中的灵动和潇洒。

• “词壮意阔万人惊”:具体展现了老师文学作品的风格和影响力。“词壮”表明老师的诗词气势磅礴、雄浑有力;“意阔”则体现了老师作品的意境深远、格局宏大。“万人惊”则突出了老师作品的震撼力和影响力,让读者对老师的作品充满期待。

• 心系苍生家国,诗作散文小说,妙手化丹青。

• “心系苍生家国”:体现了老师作品的深刻内涵和高尚情怀,老师不仅关注个人的情感表达,更关注社会现实和国家命运,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 “诗作散文小说”:列举了老师创作的文学体裁,展现了老师在文学创作上的多才多艺和广泛涉猎。这种多样化的创作形式不仅丰富了老师的文学成就,也体现了老师在文学领域的全面性和深度。

• “妙手化丹青”:用“妙手”形容老师的文学创作技巧高超,能够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这一句不仅赞美了老师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老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 从教堪贤辈,执笔可摘星。

• “从教堪贤辈”:总结了老师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老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教育家,是教育界的贤者。“堪贤辈”表明老师在教育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和崇高的地位,是后辈学习的榜样。

• “执笔可摘星”:用夸张的手法赞美了老师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才华,老师手中的笔如同魔法棒,能够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甚至可以“摘星”,体现了老师在文学领域的非凡成就和崇高地位。


总评
这首《水调歌头·致敬云樵老师》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敬意的词作,生动地展现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老师在教育和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

从内容上来看,全词以时间为线索,从学生初遇老师、师生相处、老师离开讲台到老师在文学领域取得成就,层次分明地展现了师生关系的演变和老师的人生轨迹。词中不仅描绘了老师在教育事业上的无私奉献,如“倾囊相授释惑”“重病关怀备至”“遭陷直言解救”,还展现了老师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才华,如“挥毫泼墨”“词壮意阔万人惊”“妙手化丹青”,全面地呈现了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成就。

从情感上来看,全词充满了对老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学生对老师的深情厚谊贯穿始终,从“青涩遇高明”到“一世尽恩情”,从“心系苍生家国”到“执笔可摘星”,每一句都饱含着学生对老师的敬佩和感激。这种情感的真挚和深沉,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师生之间那份超越血缘的亲情。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全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厚爱抵天庭”“执笔可摘星”等夸张的表达,生动地突出了老师对学生的爱和老师的文学成就;“倾囊相授释惑,时刻细叮咛”“心系苍生家国,诗作散文小说”等对仗工整的句子,使词的节奏更加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词不仅是一首赞美老师的佳作,更是一首展现师生情谊、教育精神和文学追求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意义。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02云樵澳洲博客

http://blog.xinhuanet.com/u/yunqiao8189412
云樵新华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179541330云樵新浪博客


执斧伐薪深山里,挥汗高歌白云中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云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云樵[——“澳洲彩虹鹦”第三期网上作品研讨会(2007年3月29日~4月11日截止)]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