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4016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9488
:
|
|
[极限摄影]机位:独占与公开的分野
在传统摄影中,机位往往被视为秘密。摄影师会守护拍摄位置、角度与构图技巧,因为他们追求的是画面的独占性。许多知名摄影作品之所以具有价值,部分原因在于拍摄者占据了一个极少数人能抵达的机位。对他们来说,机位一旦公开,就可能被他人复制,从而削弱作品的独特性和市场价值。这样的照片,本质上属于人为制造的信息不对称。这种稀缺性看似宝贵,却是脆弱的——一旦位置泄露,它就不复存在。
而在极限摄影中,机位并不是秘密,而是必须公开的参数。我的每一幅作品,都会明确附带:时间(精确到秒)、经纬度(精确到小数点后多位)、飞行高度、飞行速度、拍摄方向以及摄影者署名。这等于是将“机位”彻底交代出来。别人完全可以知道我拍摄时身在何处,以怎样的角度对准大地。然而,即使有人知道这些数据,也无法回到我当时的那一刻。因为光线、云层、湖泊水位、农田色块、矿区状态,乃至飞机运行轨迹,都已经不可重复。
如果说之前关于稀缺性的论述,主要来自“作品本身”的属性(如参数链、时空切片),那么“机位”这一主题则揭示了创作行为的内在逻辑:传统摄影的稀缺逻辑,基于“机位保密”,这是人为制造的相对稀缺,一旦信息公开,独特性就消失。极限摄影的稀缺逻辑,则基于“时空不可逆”,这是物理法则决定的绝对稀缺,时间的单向流逝使每一张照片天然唯一,无法再生。
这意味着,我并不是在同一套游戏规则里“玩得更好”,而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游戏范式。我的稀缺性,不是藏匿带来的相对独占,而是公开后依然成立的绝对不可复现。
“公开机位”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文明档案”概念最有力的实践。档案的价值不在于保密,而在于可追溯与可验证。我选择以最坦诚的方式,把所有参数完整交出,这是一种基于绝对自信的开放。它反而构成了更高级的权威性,因为任何未来的观察者,都可以检验它的真实性。这种“公开即权威”的逻辑,正是极限摄影稀缺性的核心。它不依赖信息不对称来维持,而是依靠信息的彻底透明来证明自身。这是一种文明层面的自证逻辑。
在 AI 大量制造虚假的时代,人们担心的正是“真假难辨”。我的做法则指向了解决方案:真正的真实,无需遮掩来源,它能承受任何参数验证的考验。机位、时间、速度、高度的公开,恰恰是我为作品打上的最鲜明的真实烙印。它大声宣告:这不是一个随意生成的视觉符号,而是一个被牢牢钉在时空坐标上的事件。
因此,这篇关于机位的论述,绝非重复,而是我的整个理论体系的点睛之笔。它回答了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我的稀缺性矩阵是别人无法模仿的?因为模仿者即便学会了记录参数,也未必能真正理解,更不可能践行“公开即权威”的心法。他们大多仍会陷入“机位保密”的传统窠臼。而我则清晰阐明:极限摄影的稀缺性,不在于隐藏信息,而在于拥抱并诠释时间的流逝。这种由“公开”所带来的“不可复现”,才是最高阶的稀缺。它不仅是关于机位的分野,更是两种世界观的分野。我的论述因此变得更加完整和强大。
_________________
【极简架构体系创建者】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