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微型诗《红薯》赏析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湘西刀客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6/01/16
文章: 290
来自: 中国湖南
积分: 510


文章时间: 2006-1-30 周一, 下午5:09    标题: 微型诗《红薯》赏析 引用回复

原诗:

《红薯》
    --王豪鸣

我听见地下
长满了拳头


………………………………………………………………
上升的地气
    ——品《红薯》


  诗人王豪鸣的微型诗《红薯》:"我听见地下/长满了拳头",是一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与哲理内蕴的诗作。热烈地抒发了对泥土的深情,对力量的赞美。
  红薯排不上五谷,但属于传统的杂粮。在我们这里,现在看到的红薯(俗称为苕),大部分是用来喂猪的。有的农民工进城用一个汽油桶烤红薯,在小巷子中买几个小钱,城里人,尤其是小朋友很是喜爱。为什么呢?红薯好吃啊。它香甜粉糯,富于营养。虽早已退出了现代农业种植的中心,但在诗人心中,却照样地根深蒂固,叶肥果硕。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过来的人,对红薯的记忆没有不深刻的。国家"三年自然灾难"时,一个红薯就会救活一个生命。小时候我在故乡,几乎天天吃红薯。没有哪个人哪个小孩不吃过红薯。他是我少年的主食。上午从坡上放牛回来,揭开锅盖,扑鼻的是香喷喷的蒸红薯。那拳头大小的红薯,有着丰满的身韵,油亮的皮肤,暗红的容颜。看她一眼,就叫我馋涎欲滴。晚饭,又是红薯饭,经母亲巧手调拨出来的红薯饭,甘甜爽口,没有菜我也能吞下二大碗。那时吃这些泥土里出产的杂粮,我身体发育得好好的,一点不受到什么影响,这全归红薯的功劳。
  红薯,平凡而伟大。朴素而品高。她生于泥土长于泥土,为平民百姓而生而死。她一生从不择什么好的环境,随遇而安,只要有一点泥土,一点湿润,就能成活,并长得好好的。她的种是一寸藤茎,插入地上,只要锄一两回草,就会绿茵遍地。到了秋天,绿色之下,土地会慢慢拱起来,这是红薯在地下成熟,一个劲地要探出头来,告诉人们她的成长喜讯。这时,辛勤的农民会听见泥土里传来的嘎嘎嘎的声音,诗人王豪鸣会听见地下的红薯的拳头,在收拳出拳。这就是诗人为什么是"听"见而不是看见。当然,诗人这里很自然地运用了诗歌通感的手法。文学创作,并非要实际的寻物去描写,尤其是诗,更是将通感作为常用的表现技巧。对红薯这个形象,诗人进行了重构,一个看字,那比得上一个"听"字,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释放。突出了地下生命力的强大。如果在此进一步深入,这个"听",不止是在用耳听,而是在用心听。我相信,在千里之外的城市中,诗人是在听见红薯的"拳头"后,才写出这首诗的。这是这首诗中我要说的第一个字。第二个字是一个"长"字。
  红薯不是长在树上,因此不能像看待苹果草莓那样去作"结"来解。秋天,漫山遍野的红薯都成熟了,一股巨大的力量,使土地膨胀起来,像是涨潮似地将地面抬升着。这里的"长",便成了实际上的"涨"。另一个字是"拳"。用拳头来比喻红薯,是再贴切不过的了。看一首诗无外乎于形与意上。有了一个好形,只是一个好的开始。高明的诗人,往往在意上作文章。做到形神兼备,意韵无穷。王诗是不是这样做到了呢?我看是的。整首诗,着力点落在最后这个"拳头",这个意象上。它表面上是在写形,实际上是在高唱力的赞歌。这里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五指收拢,握紧的拳头,就是力的最好表达。但这力来源于何处?这又返回到前面说的,泥土里的红薯,来源于泥土。是泥土养育了她,供给她营养。她又将巨大的热量,提供给人类。
  由是,我的脑中跳出了"大地"、"地气"、"底层"、"百姓"等字样。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我们创作的源泉,生活的泉源,生命的动力。这些哲理,有待我们每个读去解读体会与发掘。

_________________
行路半尺刀 吟诗一枕书
欢迎光临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3173145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湘西刀客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寒山石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5/09/25
文章: 267
来自: 714000 中国陕西
积分: 508


文章时间: 2006-1-30 周一, 下午5:52    标题: 引用回复

精彩!到位
_________________
http://blog.sina.com.cn/u/1267596154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寒山石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