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經濟學家》最新公佈的全球房地產價格指數,西方國家房地產價格仍呈漲勢,但越來越接近極限水準。一些經濟學家預測,全球房地產降溫的日子為期不遠了。
在過去5年中,澳大利亞、英國、愛爾蘭、荷蘭及西班牙的實際房地產價格年均上漲8%至12%。雖然美國房地產價格的年均漲幅只有4%,但在波士頓、三藩市等地區,這一數位卻突破了10%。與此同時,上述6國當前房地產價格與居民平均收入的比率已達到歷史新高,並遠遠超過這一比率在1975年至2002年間的均值數字,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大得驚人。
耶魯大學的經濟學家羅伯特·希勒認為,判斷房地產市場是否存在“泡沫”,應對當地購房者的消費動機進行徹底分析,看他們到底是自己居住還是投資。如果大部分購房者以投資為目的,那麼這個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就一定存在著危險的“泡沫”。
羅伯特·希勒與另一位經濟學家對美國4座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結果發現,在三藩市、洛杉磯、波士頓,絕大多數購房者都承認看好房地產市場的後市發展是其購房的主因之一。這些購房者認為,在未來10年中,其購置的房產將升值13%以上。在房價相對溫和的密爾沃基市,持上述觀點的購房者也不在少數。羅伯特·希勒為此撰文指出,三藩市、洛杉磯、波士頓的房地產市場確有“泡沫”存在,而美國其他的大城市也有類似問題。
放眼四海,將購房作為投資已呈全球化趨勢。在很多發達國家,前幾年股市崩盤使眾多投資者損失慘重,再加上普通居民對經常虧損的養老基金失去信心,促使大量投資湧向了房地產。據《經濟學家》報導,澳大利亞國內經常出現數千人擠爆房地產投資講座會場的情況。在英國,一家市場調查公司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39%的英國人認為投資房地產是目前最好的養老手段,而選擇依靠養老基金的人數只占全部被調查者的27%。
有分析認為,僅以近10年來的投資回報率進行比較,投資房地產或許是個明智選擇,但從更長的時間段來看,養老基金的收益更為可觀。據一份最近公佈的統計報告,過去70年中,英國各項資產的回報率均值在稅後達到了4.5%,但房地產投資的回報率卻為負3.7%。
更為糟糕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抵押貸款方式投資房地產,但房租卻無顯著提高甚至出現下滑。在美國、英國、西班牙,扣除維修費用等正常開支後,房地產的投資回報率只有3%到4%,比抵押貸款利率還低。在澳大利亞,有40%的投資者通過抵押貸款進行房地產投資,但在房屋租賃市場嚴重供過於求的形勢下,投資回報率大約只有1%。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很多國家房租不斷下滑,說明房地產市場的火爆程度已經接近極限,房地產“泡沫”破滅的日子已為期不遠。
還有分析認為,西方主要國家提高利率將加速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儘管當前利率不是很高,但美國和澳大利亞居民的債務負擔已接近歷史高點。因此,利率上的風吹草動將給房地產投資者帶來不小損失。在英國,目前抵押貸款形成的債務負擔占居民家庭收入的比率為12%。如果利率升至6.5%,那麼這一比率將上升至15.5%,達到近10年來最高水準。
《經濟學家》的文章指出,在澳大利亞、英國、愛爾蘭、荷蘭、西班牙以及美國的大部分地區,房地產價格已呈振盪走勢,但房地產“泡沫”不會驟然破滅。上述國家的房價短期內或許會繼續走高,或許會逐漸下降,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期待從房地產中獲得巨大回報的投資者將失望而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