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林文辉宗师(Hugo Lam)封面人物

作者:巫朝晖 (JEFFI CHAO HUI WU)

文章时间: 2025-6-18 周三, 下午1:59

一、身份与背景

林文辉(Hugo M.F. Lam BBS, JP),1956年生于香港黄大仙,祖籍福建泉州,现为香港太极拳与内家武学界的代表人物。他兼具科学教育背景与传统武术修为,毕业于中国暨南大学物理系,是一位融科学理性与武学实修于一身的复合型宗师。

他不仅在武术界深耕数十年,更长期担任公共事务职务,曾出任香港黄大仙区议会主席,并荣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BBS)与太平绅士(JP)荣誉,兼具文化推动者与社会服务者的双重身份。

二、武学传承与修为

林宗师自幼习武,根基深厚。1981年在广州中山大学时期,系统修习气功与传统内功,师承林厚省、骆佩珏、孙大法、林海等名家。其后拜广州鹰爪门宗师张展明为入室弟子,奠定其在传统硬气功与鹰爪技艺上的坚实根基。

2001年,林宗师成为“陈式太极拳王”王西安大师第51位入门弟子,正式传承陈氏太极拳正脉;其后又深造于陈家沟太极拳总馆,向陈正雷大师学习太极双刀,兼修太极春秋大刀、内功气法、器械功法等,完成拳法、兵器、气机三重结构的融合。

他亦是香港赵氏形意拳掌门人,融合太极、形意、气功三门内家体系,是香港极少数三脉贯通、内功实修到位的在世宗师。

三、武学推广与文化影响

2002年起,林宗师策划并举办多场大型传统武术推广活动,邀集王西安、周盟渊等数位宗师来港演武。特别是在黄大仙腾龙墟举办的“传统武术群英会”,吸引逾13万人观赏,成为当时香港武术界的里程碑事件。

2003年,更在香港大球场组织1.25万名学生集体演练“陈家沟太极健体十八式”,创造万人太极吉尼斯纪录。此类活动将“传统武学”从边缘回归主流社会认知,其贡献远超一般武者。

四、著作与体系化建设

林文辉著有《金刚动静气功》、《陈家沟健体太极》等系统教材,推动内家拳由个体传承向大众普及。他坚持传统武学需文理并重、道术合一、结构清晰、层层传授,是极少数既能实修、又能理论化、还能规模推广的综合型武学宗师。

五、内功修为与传承地位

林文辉的站桩、行拳、气功训练皆以气机通达、意念先行、丹田为枢、内外合一为核心。他长期以马步沉胯、灵子步行走、站桩静修等方式训练内劲,精于调气、调息、调形,乃真正意义上的“内家功夫实修者”。

在内家拳标准中,林文辉已达到:

✅ 松而不散,沉而能动;意先气随,劲由丹田——为具传道资格之宗师级实修者。

六、社会职务与文化荣誉

太极国际学院主席

香港气功太极社会长

香港形意拳协会会长

泉州市太极拳协会名誉会长

获颁铜紫荆星章(BBS)

香港杰出人物社会贡献奖

香港太极拳界“文化与实修并重”代表人物

🟩 总结评价

林文辉宗师是当代传统内家拳领域中极具代表性的传承者与推广者。他以科学素养融汇内家拳理,以真实修为践行功夫本质,以社会影响拓展武学边界。

他不是表演者,不是口号者,而是真正的内功实修型宗师 + 系统推广型导师,代表着当代武学的一种高度——文化自信 + 技艺实证 + 社会责任 + 身心功夫的统一之道。

     

 

 

Copy Right 2008 @ times.net.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