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多难的民族需要振奋的诗歌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点点滴滴——随心所欲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孙庆丰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8/02/17
文章: 179

积分: 473


文章时间: 2008-6-21 周六, 下午10:50    标题: [原创]多难的民族需要振奋的诗歌 引用回复

多难的民族需要振奋的诗歌
文/孙庆丰

有人说,灾难来临时,诗人是冷漠的,面对一双双亟需救援的眼睛,只会埋首写些无病呻吟的诗歌,虚假地抒情,不痛不痒根本就写不出好诗歌,应该把诗人埋在汶川的废墟下。其实,灾难来临时,诗人的内心比任何时候都要火热,外表强装的冷漠掩映着他们满腔澎湃的热血,因为诗人不能绝望,灾难中的人民需要从诗人的骨子里汲取生存的力量,诗人更不能垮下,多难的民族需要振奋的诗歌。诗歌,使灾难中的人民获得精神支柱;诗歌,为多难的民族撑起振奋的脊梁。
泱泱中华,累累灾殇。上下五千年,悲伤绵延,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灾难从未间断,民族的血脉却一直延续到今天,诗歌艺术更为辉煌灿烂。灾难来临的时候,或许我们看不到诗人决堤的泪水,但没有谁比诗人更为疼痛,诗人,是为整个民族疼痛着,在疼痛中要强忍着常人难以抑制的悲伤,将心中淌出的血凝结成激励的文字,让诗性的光芒照亮黑暗的前方,引领着更多悲伤的民众化悲痛为力量,站在悲伤的低谷仰望幸福的高地,且痛且行,且歌且吟,为多难的民族撑起振奋的脊梁。越是在星辰暗淡的夜里,诗歌所折射出的理性光芒也越发璀璨,让身受灾难中的人悲伤但不绝望,让蒙难的民族更为警醒,从而唱响多难兴邦的逦歌。纵观历史,中华诗歌源远流长,优秀的诗歌作品层出不穷,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一直流传至今,但更多的时候我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稳定时期所创作出的诗歌,一般都印在书上,而社会动荡时期所创作出的诗歌,早已刻进人们的心里。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诗歌的传承早已与民族的发展潆潆交汇,融为一体,且生生不息。诗歌,担负着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社会责任,诗性的光芒无时不在发挥着它理性的历史作用,与多难的民族风雨同舟,一直朝现代文明一路驶来。
如今,信息社会的到来也使诗歌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诗歌发展已经进入网络诗歌时代,网络的普及使诗歌的发散面更为广泛,虽然时下在文学界对网络诗歌的看法众说不一,但我们有理由坚信,优秀的诗歌是不会被暗流淹没的,就像地震中的汶川人民不会被灾难压垮,中华民族不会被灾难压垮,必将在诗性光芒的照耀下破浪前行。诗人们,为我们牵挂的身处灾难中的人民,为我们热爱的这个多难的民族,挥洒我们的满腔热血,写下我们振奋的诗歌吧。




作者简介:孙庆丰,笔名秦城诗客,1977年生于河北张家口农村,著有诗集《春天的过错》,短篇小说集《一重炼狱一重天》,主编校园文学作品集两部。
诗观:关注现实永远是创作的原动力。
通联:河北省北戴河海滨东三路九号河北省总工会北戴河工人疗养院
邮编:066100
邮箱:tianhe_2001@yahoo.com.cn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孙庆丰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点点滴滴——随心所欲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