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转帖]邱春林的文学创作及成长历程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世界各地作者、作家简介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qiuchunlin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6/01/18
文章: 345
来自: 中国湖北
积分: 1403


文章时间: 2006-8-21 周一, 下午10:41    标题: [转帖]邱春林的文学创作及成长历程 引用回复

逆思梅骨性贞洁 追爱荷莲品异优
——中国作协会员邱春林的文学创作及成长历程

作者: 一川、曹丽 Very Happy


从古老的赤壁山沿陆水河东进30公里处,便是鄂南赤壁市赫赫有名的黄龙镇红菱村。
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有一座远近闻名的“昙华庵”古庙。这座古庙南临岳阳楼、北近黄鹤楼、东依九宫山、西连赤壁古战场,又系湘、鄂、赣3省的中心地带。古庙里除有各种菩萨、罗汉外,还有曹操、刘备、周喻、诸葛亮、关羽的雕像与壁刻诗词;庙堂的柱梁上、楹门上还有密布的佛联、楹联和门联等等。可惜在日本佬侵华期间,庙里的贵重雕塑和金银物品全都被抢劫运空,壁诗柱联也都被毁坏,庙宇烧焚了一大半,就连庙堂门前的几颗十几人抱不住的千年古枫也被摧倒,其惨景莫不如八国联军摧残圆明园一样的悲哀。到解放初期的庙堂,只不过是几经修复后破旧不堪的残迹。
湖北作家邱春林的父亲邱玉书,力改破旧庙堂为学校,搭上了自家上下几重的房屋,盖起了一所古色古味、两层楼房式的新中国农村最早的完小学校。经当时县政府任命,这位学校创始人便是该校第一任校长;邱春林的母亲姚文范,也作为新中国里第一批女教师在这所学校任教。
50年代中期、新中国首逢羊年的春天,邱校长的三公子邱春林,便冲出母体,在这所由古庙改造的学堂里“哇哇”降世了……

一、苦难少年酿出文学潜影
童年时期,春林随父母游动执教而带在身边,当时是在陆水河畔的车埠镇上生活。由于自然灾害笼罩,幼年春林打着光腚在外面捡萝卜皮、红薯根回来,让外祖母弄熟掺在每餐全家只一钵高粱的食物里糊口;还在镇上大礼堂散会后的地下捡“烟屁股”(烟蒂),为父母及外祖母(外祖母籍贯长沙,女人大都有抽烟的习惯)节省一点烟钱(拆开三、四个烟蒂便可卷上一支“喇叭筒”吸);父母亲把破旧得不能再穿了的衣裤改做成孩子们的新衣裳,还是兄弟间的一件幸事,往往总还在一个什么节日里才给他们穿上……
少年的读书生涯,春林一直是在由古庙改造的学堂里度过。他从小就爱学习,也爱劳动和一切娱乐活动。从初小三年级开始,他就贪婪地读着课外书籍,什么《平原枪声》、《小城春秋》、《苦菜花》、《战斗的青春》、《青春之歌》……他至今还记忆尤新;到高小后,他就读完了当时学校所有的藏书,虽然有些书他看不太懂,但都能在他脑际里撒下一层记忆。学校所组织的文娱体育活动他都参加,走棋、打球、表演节目、玩乐器,样样都沾过边,如同他的学习成绩一样,轻轻松松获得过不少奖励。
春林从小就爱写作文。在他刚进小学三年级时,他的第一篇起步作文《我的同学》,竟把老师发给他的第一个作文本写得仅剩下一页了,班主任为此十分吃惊,后来他被享受“特殊待遇”,每学期要比其他同学多用几倍的作文本子。四年级下学期,由于他的作文非常突出,父亲为了“检验”他的写作水平,在这年高小毕业生升学考试时,“破例”让他参加了语文考试(那时的语文考试只是一篇命题作文),他记得是写一篇《给毛主席的一封信》,只花了40分钟便最先交卷。后来改卷老师为他打了86分,超过了县一中的语文录取分数线。但持学严谨的父亲仅仅是让他“试试”而已,没有真的让他“座飞机”式的提前升学。
由于受“文革”的影响,春林只能在“戴帽子”的农村中学(即完小学校“戴初中帽子”)读书,而且没有正式课本,乘天地学报纸和“语录”,再就是学演“革命样板戏”。然而,老师偶尔布置的作文题,他都认真去写。老师见他的作文写得很出色,便经常把他的作文当范文课在班上教学,后来其它班级也传着用,一度时期,他写的作文便成了整个中学年级的“课本”了。他的同学们都清楚地记得,在他上初一时写的一篇作文《记木易王家村史》,校刊刊登后,从初一到初三的语文老师轮流作范文用了好几年……
春林初中毕业才15岁,却因被文革“造反派”逼迫病倒而去世的父亲曾是学校“当权派”以及所谓的“富农成份”,硬是取消了他上高中的资格,而随着“下放知青大军”席卷到一个贫苦的山村里插队落户,每天起早贪黑与农民一道干活,成了典型的“新型农民”,从此与学生生活远远隔绝。
……还是一位少年的春林,春上在生产队学耕田,犁尾巴有他的肩膀高,他总是要抬起手来掌着犁,比成人要吃力好几倍。接着学耙田,因他瘦削得风吹得起来,不如一砣石头重,每每压踩耙时,单是他本人站上去不顶用,还非得在耙上再加放石头才生效。使用牛,牛并不老实, 比人还要欺人。牠见他年小瘦弱,技术生疏,不是扯横鼻子摆弄缰绳,左右他的牵扯;就是拉犁挂耙时走空趟,减少他的劳动功效;再不就是偷奸躲懒:或慢慢吞吞,或站着歇息,或睡在田里滚水;还有的年轻牯牛,完全不听他使唤:要么架颈时 摆牛角阻拦他,要么架好犁耙后牠就快闪闪地走着,使他掌不住,再要么干脆拖着犁耙穿田过地跑起来,使他怎么也追不上,只得喊人捉住牠后,换给成人去使用……
……到秋后,他得要挑草头、赶谷场、送粮谷、上水利工地。每一项活路都是干苦力。就说挑草头,根本没有重担轻担之分,要挑都是五、六十斤重一捆,而且要用配了铁角的冲担插进草捆,用手举起一捆来,再用冲担的另一头去插挑另一捆草头。这一连贯动作,不是一下子便学得会的,既要有本力,又要用活劲,用活劲没找到窍门,每挑一担草头都要使出吃奶的力来,挑上半天草头后,浑身骨头就像散了架一样,即便睡上三五一七,也恢复不了疲劳……
……他当时住在生产队仓库隔壁用土砖和浠泥砌的房子里,兼着看守仓库。他并不感到难受,反而觉得清静自在。所以,每天晚上他都坚持自学到深夜甚至通霄。心里唯一的想法是不能比在上高中的同学们差(因初中阶段他比同学们都要强),相反要超过他们。尽管当时在他下放的地方没有用上电照明,他都是点着自制的铁片挂灯看书学习。烧煤油买不起,就去买廉价的柴油燃灯,有时烧一夜柴油灯,要换上好几次油,早晨一看,满屋子都是烟雾,他的鼻孔和眼眶也全被熏黑,靠书桌边吊挂灯的土砖墙上起了一层黑烟沫。由于他的勤奋努力,不久,他最早的两篇处女作《一位老队长》、《遍辑山下不老松》,终于在县广播站和省广播电台相继采用,群众听到了广播和收音机后,都纷纷向他贺喜。这年春节,他留在生产队过年,自己高兴地书写了这样一幅“平起仄落”的春联:“兴旺胸怀心贺新春;青年轻化清晨亲画”。一时间被当地知青和农民广泛传颂。
功夫不负有心人,铁棒终能磨成针。正如春林在一篇小传中写道:几年的“新型农民”既苦了我,也助了我、提高了我。这一段生活,是我失学与求学的开始,无望与希望的交叉,贫乏与富有的并重,挫伤与滋补的统一。它是我真正人生的起源,也是我重新学习、树立理想、形成思想的开端,还是我燃烧起创作欲望的火星……
可想而知,鄂南大地的一个巨大文学潜影,便这样逐渐逐渐地明晰起来了!


二、笔尖为犁耕耘青春之歌
“邱春林是在这里吗?”中午时分,一位长者的宏亮嗓门。
“我就是,谁找我?”正从食堂端着午餐盒还在过道上疾步走来的小邱应声进了职工宿舍。
“谁?我老马找你!”厂党委马书记瞪着圆鼓鼓的眼说。
“……”小邱一下吓得不敢吱声了,连忙把饭盒放在一边,笔笔直直地站着,像一个接受训斥的新兵。
“我问你,你为什么不完成厂里布置的任务?”
“我每天都上班,从没有少干过活呀?”
“我不是指干活,我是问你为什么不写稿?我布置每个职工写3篇稿的任务,大家都交了稿,你却半篇也没有交,为什么不服从安排?”
“我想出一个墙刊最多用20篇稿子,全厂几百人每人都交3篇,那是千里挑一,命中率太低,我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不想凑这个热闹。”
“谁说是凑热闹?这是任务!你今天下午不上工地,就在家里完成这项任务!知道吗?写不写是个态度问题!”马书记说完就“蹬蹬蹬”走了。
这是1975年春。下放农村已有5个年头的青年春林,被县里新办的国营磷肥厂招为“亦工亦农”工人。一道进厂的几百名“知青工人”中,从下放档案里看,春林无疑是最显眼的一个。当时建厂阶段,厂里只有3名国家干部,一位是厂党委马书记,系煤化局局长调来兼职,另2名厂长由县委派遣。所有中层干部只能在新招来的职工中选定。马书记是位有正直感、有能力、有水平的领导,他不是按亲疏好恶随意指令和安排中层力量,而是先在几个月的建厂劳动期间观其表现,然后借“五·一”、“五·四”两个节日,布置全厂职工每人写3篇稿子,其明是出墙刊选稿,其实是选拔人才。几天之后,所有职工都搅尽脑汁写稿上交,极力竞争,唯独春林看得极淡,不曾写上一个字。而恰恰马书记是“普遍撒网、重点捕鱼”,早就注视着小邱的各种表现,当他不为稿的“诱饵”上钩时,便出现了上面的“镜头”。
好戏却在后面——
下午上班,小邱继续在工地上干活。不禁又被马书记惊奇地发现,这时他极为恼火,当众指着小邱吼道:
“邱春林!我叫你写稿,怎么又来工地了? ?”
小邱胸有成竹,毫不畏惧地在上衣口袋掏出一个纸块,走上前恭恭敬敬递给马书记说:“我中午写了20个字,您看行不?不行,我夜晚保证写3篇长稿子交给您。”
马书记片刻疑惑之后,连忙打开折成方块的纸张一看,紧锁的两道浓眉即刻舒展开来,口里不禁大声诵起:
起首看山隐,千峦一架梯。
攀登抱柱信,顶上窕茵期。
诵后连声赞道:“好一首《登山觅》,真是难得的好诗!可以说,这首五绝有借上古之典,有超唐诗之句,有启迪青年之志,实在是妙!”
此后不久,厂党组织3次找小邱谈话,要他到办公室上班,却被他一一推辞。最后是马书记把他带到家里吃饭谈心,当知道小邱是因担心家庭成份不好,有思想顾虑,才松了一口气说:“出身不由己,道路可是选择嘛!不要有顾虑,服从组织安排,明天就到办公室上班。”就在当年,小邱则担任了当时全县工交战线最年轻(时年19岁)的办公室政工干部。
厂办工作使春林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除了主管机关事务、上下应酬、公文材料之外,还经常抽时间到车间顶深夜班劳动,并利用所有的午休时间(据春林自己说,他40岁以前从没有午休过)自办《磷肥简讯》:采访、写稿、编辑、刻写、油印,都是他一个人全包了,每周2期,从未间断过。他自己早期的不少作品,也就是在自己“围筑”的“栅栏”中刊发出来……
春林坚信这样的一个信条:“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引自马克·吐温语)他还相信:“一个虔诚巡礼者用他软弱的脚步跋过万水千山,是不会觉得疲乏的;一个借爱神之翼的女子,当她飞向象普洛丢斯那样亲爱、那样美好的爱人怀中去的时候,尤其不会觉得路途的艰远。”(引自莎士比亚语)因此,他也清楚地知道,像他这个实际上只有初中文化基础的文学爱好者,要想在缪斯的殿堂里成为一个旅游者,须用毕生的毅力来买下门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用青春 的汗水和悲喜的泪水”不断地“筑起自己的栅栏,圈起经历的彷徨与苦闷、奋斗与欢乐”。
在“记载”这些经历的过程中,他永远也忘不了在夏夜蚊虫和炎热相交的日子里,自己把双脚伸进一个凉水桶里伏案神游的情景;忘不了在严冬的季节里,用一床棉被裹住身子,再用冻得发紫的手艰难地爬行一个一个陡峭的格井的历程;忘不了为锻炼意志、增强毅力,专门选择狂风暴雨的日子步行近百里山路到下放的队里用粮袋背米,再回到厂里食堂换餐票的艰难岁月……
这样“亦工亦农”的日子整整过了5年。这5年里,他也很实在。通过艰苦的磨炼,使他的生活开始转向,学习开始转深,思想开始转航,人生开始转舵,业余写作也开始转轨——由写普通文章转为写较深的文学作品。
1980年,他被一位从事青年工作的领导发现,从此转为国家正式干部,先后担任团县委宣传部长、市委办公室政研员、区党委领导、县文化局领导成员……然而,繁杂的行政工作,并没有中止和影响他业余创作。此期间,他主要写青年题材,因为他本身是青年,又干过青年工作,知道客观现实是:凡有人烟的地方,青年总占绝大多数,而且青年最活跃,弹力最大,文学渗透力最强,只要作品影响了青年,就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
很快,他的小说发《湖北日报》、《人民文学》(增刊)、《草原》文学月刊;报告文学经常在《中国青年报》、《中国农民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艺术报》、《辅导员》杂志、《湖北青年》、《当代农民》等报刊露面;诗歌、散文也屡屡见诸报端……在他的笔下,一位农村中学的普通校长,一跃当上了团地委书记,继而担任市长;一所小镇上的少先队辅导员,被推荐为全国表彰的优秀青年,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不久也走上了领导工作岗位;一位偏远乡镇的基层干部,也很快被选上了副县长,继而担任县委书记;一位有开拓精神的“组官”(村里的组长),竟然通过他写作之后,成为了全国闻名的优秀共产党员;还有的宣传对象,成为他笔下的“浪花”后,或出席过国际性重要会议,或已担任了更高的领导职务……
有一名著名教授撰文写道:其实,春林倒不是刻意去标新立异。他的工作很忙,写作全靠业余时间,只能有什么生活写什么,适合什么形式就用什么形式,不是只用一种体裁去表达对生活的感受。纵观中外文学高手,哪一个受过教条束缚?莎士比亚既写剧本又写诗,托尔斯泰既写小说又写剧本,鲁迅写小说、杂文,也搞古典文学研究,郭沫若涉猎之广更是人所共知……多才多艺绝非坏事,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在趋同恶异的国人心态和文化氛围中,这是一种很难得的品格。
这段黄金时期,春林在耕耘青春之歌的同时也耕耘自己的青春。他挤出了不少时间进行自学深造,不断丰满文学创作的羽翼:1982年至1986年,他参加北京自修大学汉语言专科学习,经各科“淘汰式”闭卷考试,竟然以200:1的实际比例取得了大专毕业资格(这是当时全国最早的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同在1982年报名参加首届春风文学创作函授学习结业(获“优秀学员”);1985年经录取参加首届《人民文学》创作函授中心学习结业(获《优秀学员证书》);还相继参加“芳草文学院”、“海南文学人才函授院”和《人民文学》创作函授中心小说高级班等自学结业。不久他还通过自修拿到本科文凭。另外,他还受组织或学术界推荐,先后参加了全国高等院校元明清文学讲论班、省业大秘书岗位培训班、北京九三学社全国商贸干部培训班和中国社会经济咨询决策GATT高级研讨班等脱产学习。这些学习,对春林既是一种“夹磨”,也是一种“推进”。由于自认为功底浅薄,他也曾悲观过、绝望过;但经过努力自学和培训,他在不断提高,故也不少激动过、幸福过;他认为不懈的学习为之带来了“再生”的机缘——及时地冷静下来,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生活、认识业余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三、坎坷人生迈开“潇洒脚步”
医院外科住院部,青年春林躺在病床上喘着粗气。这时,他的腰部痛得钻心,谁要是在他背上叩击一下,他必然会忍不住叫出声来。一会儿,内脏的疼痛转到了胃部,他受不了,头往床头一侧,口一张,“哇!哇!”地呕吐起来,因为是空腹,全是呕出的胆水。呕吐后,好像稍为轻松一些,口里便自言自语地念着:“这双肾结石好厉害!左边刚疼过,右边又发作了!”突然,他停住念叨,双手抱着脑袋,从右侧转为左侧,又从左侧转向右侧,继而从侧身转扑身,再拱起屁股,很快翘得高高的,双手扪着脑袋直往床上钻,简直象要把病床钻穿似的……
据放射科拍片鉴定,其左肾有3粒黄豆大小的结石,右肾有2粒绿豆大小的结石。按外科主持医师意见,非双肾开刀取出结石不可,否则难以止痛治愈。春林当时还是个未婚青年,当听到两肾将要动手术的消息后,虽然吃了不小一惊,但理智使他作出决断:宁可忍受疼痛,决不能开刀。等外科消除炎症后,他便坚决要求转中医住院部治疗。结果在他与中医师的共同配合下,通过采鲜草药煎服和磁化水扩张尿道的办法,终于打下了左右两肾的全部结石。
——这是春林经受疾病的痛苦,最后以勇气和信心战胜了病魔的一段真实的经历。
但是,他所经受的人生压力却远比疾病要痛苦得多。而他仍然以顽强的毅力和超人的心理和智力,迈开潇洒的脚步,运筹坚韧的笔功,写出壮丽的人生风景,闯过了坎坷的一关又一关……
在仕途上他是一个失利者。当他正处在政治上第一次高潮时期,他笔下一朵“浪花”由一位教师登上了县委副书记的宝座。可却有不少嫉妒者望着这个位置唾涎三尺。他们想方设法想夺过这个宝座。便误认为春林在国家级大报上发表的报告文学是“起因”,则先把他这个“耳目”从当时“县衙”的要害部位排除出来,贬到最基层的农村挂职。这一下使他由高峰跌入低谷。青年春林开始还没有“悟”出这层意思,还是在那朵“浪花”不久果然也被贬职后,才深知“政治斗争”的残酷性。然而他的心理依然平衡,因为他反以为农村工作能够更多地掌握现实生活的创作素材,也就乐此不疲地干起了一位普通农村干部的工作。
要说这次遭贬是因为他写文章的“祸源”,那么,后来一次更残酷的政治打击却是由于他没有按上司意图“唱赞歌”而一落千丈,从而失去了一次次良好的晋升机遇。这是在他青年政治生涯最红火时的最惨痛的教训。然而,可贵的是春林有他的独特个性和持学原则。他坚信“文章千古好,仕途一时荣”的真谛。他从不按“授意”而写作,更不是去当权力和金钱的奴隶。他常对文友们说:千万不能充当庸俗的“笔匠”,而要做一个有人格、有品味的文学作者;真正的写作是有感而发、自觉行为,决不是依令而行、无病呻吟。所以他在政坛与人无争,顺其自然,甘做一个虔诚的文学跋涉者。他面对基层,有时为不平凡的人和事,想尽一切办法去收集素材,直到自己进入“角色”后,再不顾一切地全身心投入,长年累月地在艰难的格井中遨游。
他在个人生活上也是屡遭精神打击:经历过许多不幸和苦难,年复一年地折磨着他、困绕着他,而他却因恋纸恋笔如痴如迷,没功夫去理睬,而是顺其自然,任其日月流逝,仍维持着人类固有的传统形式。无论怎么说,他还是一个勇者,一道百摧不倒的伟岸,因为世上很少有男人不摆脱某种梏桎而顽强地维持其极度的痛苦反还自得其乐的。
然而,在他精神上最痛苦的时刻,仍有人对他的社会影响十分忌讳,甚至恩将仇报,欲致他于绝路而后快:或抓住他不拘生活小节的弱点肆意践踏法律的尊严,居然捏造事实血口喷人;更有人对他的文才十分忌妒,尽管这种人根本不懂文学创作,却酷似“文革”时反“右”般的“敏捷”,擅自在字里行间寻觅“突破口”,然后在所谓的“举报材料”上断章取义,无限“上纲”,企图给他头上罩住一顶无形的“帽子”。可惜远去的“气候”已过时,而自装聪明的“好事者”最终只能是遭到社会的遗弃……
春林无疑不理睬这些烦恼和痛苦。他执着地追求文学创作,希望自己的作品真正属于自己: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模样。不论作品是微是厚,都必须对生活有所触动,有所发现,有所领悟。由此,在他真诚的笔下,迈出了一步步潇洒的脚印,写出了一篇篇在全国叫得响的大作:
——最早发表的文学处女作,是他在《湖北青年》杂志1981年刊登的纪实性报告文学《“仙女”回“娘家”的真相》。这是写一位失去了多年的“女儿”突然以“得仙”的身份回“娘家”这一事件引出真相,读起来兴味无穷。全文尤显精彩之处,还在于悬念之中又屡设悬念,悬念环生,引人入胜。据闻由这篇作品的影响;使当时《湖北青年》的订数得以扩大。此后,他以这种报告文学(含纪实文学、微型报告文学)体裁,分别在《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贸促报》、《国际商报》、《经济参考报》、《前进报》、《湖北日报》、《文化月刊》、《辅导员》、《当代农民》、《湖北青年》、《青年月报》、《咸宁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100多篇,且每篇都颇具特色。在这一文学形式方面,他那支笔似乎显得特别潇洒自如、得心应手。那机智而灵巧的剪裁,恰到好处的描绘点染、庄严、典雅而又神采飞扬的语言,有节制而又颇具感染力的抒情,融哲理性、思辩性、形象性为一炉的议论,都为他的报告文学增添了蓬勃生机。他1992年写的万字报告文学《从荆泉山飞出的“天龙”》发表后,被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桥》杂志等组织的全国首届海王杯报告文学大赛获得大奖;1996年写的微型报告文学《一只国企“下山虎”》,又被《经济参考报》和人民日报《大地》月刊被为三等奖;近年写作的《擎真理于希望的田野》,被《人民文学》“三个代表”实践者报告文学征文评为优秀奖……
——小说处女作《叩门》,是1985年在《湖北日报》文艺副刊头条发表,这使他在鄂南文坛初次产生影响。这篇小说是写一位青年技术员因为与前任局长抬过“杠”,被穿上合理化小鞋调到厂里当工人。原局长下台、新局长上任后,妻子总结经验教训,让他趁新局长患感冒去看望,以便日后照顾。可技术员提上礼品却终于没有勇气去叩开新局长的家门;而正在这时,患感冒的新局长却已经来到技术员家中访贤……这样一个小小的镜头,真实地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现实和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批判了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又赞扬了具有希望的新的干部形象。其艺术构思极为成功。不久,由长江文艺出版社版的《小小说百题精选》便选进了这篇佳作。此后他的小说作品分别在《人民文学》(增刊)、《草原》等全国报刊频频发表并经常获奖。1994年,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真女>>获得北京东方文艺社“中国鲁迅奖”;1995年,他应邀参加的“全国第三届社会转型与文学发展研讨会”上,其中篇小说代表作《憨儿小传》(1988年发表)被中国作协《新作家》评为等级奖,著名小说家和小说技巧研究专家吴秉杰、胡平等对这部小说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好评。
——电视剧本《潇洒人的脚步》,是他创作的主要代表作之一。这是他在新形势下深入“三资企业”采访,又通过采访发现的问题,对当今中国的新型企业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拟以“三资企业”为素材,以江南风物为衬景,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以企业人才为主题,大手笔地创作出来的一部重大成果。该剧在中央电视台和省电视台分别播出后,全国各地电视台相继转播并获得了高度评价,同时填补了鄂南电视剧创作的空白。
——文学评伦《毛泽东诗词艺术探微》,也是他颇有影响的代表作。其洋洋万言,谓之第一个对毛泽东诗词作全面评介的作者。全文将毛泽东诗词的创作轨迹、主要特点、结构形式和艺术风格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赏析。这在当今格律诗词从厄运中复苏之际,对于格律诗词的改革、创新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玑实意义,甚至产生划时代的影响。该文首次发表在《中南民族学院学 报》1994年第1期,继而又被中国第一家综合性诗刊、文化部主办的《诗人世界》作为“诗歌讲座”于1996年第1期隆重推出,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产生了影响。
——长篇历史小说《钟九闹漕》,更是他颇具创意的成名作。先是由《咸宁日报》扩版时特邀连载,后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省市作协组织召开了专场研讨会。这部作品则是以历史矿藏为主采源,以崇阳农民起义为主创线,以地方民族英雄为主颂人,以鄂南咸宁为主战场,以抗粮济民救国为主旋律,再现了中国近代史发生在鄂南崇阳农民起义的真实历史事件,揭露清王朝的黑暗和官吏的腐败,对民间的忠良贤杰则浓彩重墨,塑造了中国近代地处鄂南的一批民族英雄。作品影响海内外。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说过:“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故常是百倍其功。”春林深深地懂得,唯有将自己的灵魂同塑造人物的灵魂连在一起,用全身心的情感倾注于笔端,方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从80年代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春林通过业余创作共发表各类作品1500多件,达400余万字。出版有大型文学作品自选集、格律诗选和理论文集共10部计100多万字。获奖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憨儿小传》、《真女》、《叩门》、《拜拜》、《祭祖》、《等客》、《省悟》、《水平》等;有新、旧诗作《春燕》、《画屏》、《五指山》、《主席诞辰百年寄诗》、《春林(自画像)》等;有散文、报告文学《凡人》、《我的知青生活》、《校园世纪风》、《从荆泉山飞出的“天龙”》、《一只国企“下山虎”》、《九宫山下横石潭》等等、等等。新加坡《热带文艺》和国内部分报刊登有对春林作品的评论文章12篇近5万字。其个人传记相继收入《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和《中华文学人才名录》等20多部辞书。近年来,他又成为网络文学有影响的作者,分别在人民网、新浪网.中国作家网.中华小说网.中国诗歌网.千秋网、荆楚网.精彩生活网等十多家文学网站发表原创作品600多篇(首),其中在人民网文化频道就发表了260篇(首),中篇小说《走出冬天的女人》还被列为“精华篇”而选入文集并置顶网眼半年之久。由于他创作成果颇丰,2006年7月28日经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批准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近年还被誉为世界华人交流协会荣誉博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华夏国粹文化研究院院士、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湖北咸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等.另还相继聘为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丛书编辑部特约编委等职。

四、赤子之心映红鄂南大地
作为鄂南文坛贤杰,春林的名字是响亮的。在荆楚大地上,他不仅拥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且有象文怀沙、孙轶青、冯骥才、刘绍棠、晨崧、符家钦、王安钧、叶文福、贺新创、宏甲、汪雷、雷子明等许多著名作家、诗人乃至宝刀不老的文学泰斗,都对他有所熟悉,或与之切磋文学,或成为忘年之交的知心朋友。在他填写鄂南空白的第一部电视剧上演后,又出版了鄂南首部长篇历史小说《钟九闹漕》,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年逾九旬高龄的文怀沙老先生亲自为之题写了书名。
2004年春,他又创造性地以系列格律诗的形式,出版了全国首部以诗词格律诗呤颂中国历代帝王的书集《中国历代帝王感赋》,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亲自为之题写书名,会长助理晨崧为之作序。内蒙师大教授金紫千,1984年与春林同在一次全国文学研讨班相识后,20多年来,成了南北两地各头共颈的文友,并以《堪羡邱生能击水》为题撰写了近万字的评论文章在新加坡《热带文艺》总第18期发表,对春林的为文和为人都给予了高度赞赏。
鄂南是一块风景秀丽的地方,人文历史特别丰富,因而哺育出许多优秀人物来。春林生于斯、长于斯。熟悉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于是,他在“衣带渐宽终不悔”地致力于业余文学创作的同时,更是关注和热心扶持鄂南的文学新秀。他不仅以其文学创作成果受到鄂南人民的青睐,更多的是他对于鄂南文学青年所表现出的伯乐之情,为所有熟悉他的人们所口碑:如已成为省作协会员和县文联主席的小说作家周宗仁;已在鄂南大地走向文坛的青年新秀徐泰屏、雪雁鸣、陈晓英、叶子、龙鸣、等等,这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伯乐”与“千里马”的感人故事,他(她)们都得到春林帮助过、支持过、扶持过,抑或在处境危困、艰苦挣扎时受到过他的极大鼓励和援助。一位最近攀登到《人民日报》文学副刊的文学树上摘到“果子”的青年诗人撰文写道----
几年前的一个偶然机会与邱春林先生相识,那时候我正在鄂南的一个水乡村寨顽命地写诗作文。居然在一个雨雪交加的日子,他踏着泥泞小道从老远的地区机关独自赶来,给了我极大的精神安慰。此后,我对他以师相视,他对我情如手足。他不摆架子,真诚坦荡,热情开朗,倜傥不羁。听他文采飞扬的谈吐,实在是我人生最美的享受……他对于我的处境极表同情,几次拿着我的作品到地、市报社、宣传部、文联以及市交委、市起重机械总厂等他所熟悉的单位领导那里推荐我;后来干脆找市长、常务副市长极力举荐,终于使我的境况得以改变……他用生命的真挚真切关怀我,对于我的艰难身世表现出满腔的生命热情,使我终身难忘;他用大哥一般的敦厚与仁义与我促膝谈心,让我用心聆听他的人生感悟时,深深为他“先做人,后为文”的哲学禅释而激动不已,并因此坚定了我攀登文学殿堂的矢志和信心……


“岁又增岁岁增我一岁抑我增岁一岁谁晓;春复添春春华三春续华添春三春尽知。”
“金运桥银运桥金银运桥运金银;日更易月更易日月更易更日月。”
这是1996年《中国艺术报》等4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艺术家、企业家新春联大联欢竞赛时,春林分别应对冯骥才、刘绍棠俩老先生的上联,他所对的下联荣获二等奖,在北京的盛会上受到了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的表彰。这两副应对春联,突出了“春”和“日、月”的频繁更易。是的,“春又复春”、“日新月异”,乃是不可抗拒的大自然运动规律和人类历史前进的规律。让我们再一次把敬佩的目光投向春林,但见他忘情地陶醉于文学青年之中;倘若站在生命的另一个纬度,谁又不深深为他对于文学的倾心之爱而怦然动心呢!什么道貌岸然,什么文人相轻……那都不是春林的个性,并被他深恶痛绝之。他以其生命的淳朴品质和崇高的人格力量,树立了文学青年生命中的偶像形象。
“逆思梅骨性贞洁,追爱荷莲品异优。”春林他正在用炉火一样的生命热情,温暖着自己,也温暖着一颗又一颗“无枝可栖”的流浪之心。

“人类生命的长河,搏时代的风和雨,沉历史的沙和泥;它总是弯弯曲曲,波翻浪卷,向前奔腾……一个人,生命虽短暂,青春胜黄金;青春里,渗着酸甜苦辣,夹着喜怒哀惊。……年轻的朋友呵!你快快——揿亮心海的航灯,扯满生命的航帆,向着人类生命的大海,劈波斩涛、高歌猛进!”这是春林早期在《工人诗歌选》中的一首抒情组诗《前进!年轻的朋友》里的首、尾两节。此时,他刚刚20岁出头,却充满着豪迈的激情,要在人类生命的长河奋力搏击。
如今,春林年龄的黄金时段正在渐渐离去,而他创作的激情却正走向高潮。他要用生命之光写亮人类,要用智慧之鼓叩响人生。他绝不想侥幸地“混”进谬斯的殿堂,而是恳切地希望人们:用思维的拐杖和目光的细足款步于他这片神奇的“园林”里,壮的树杆、嫩的茎枝和雅的繁叶,皆尽可以剪修,尽可以挑选,尽可以浇灌、栽培……


[此文亦系邱春林新著<平淡人生平淡文>(散文集)之代序]

(作者系走向(进)新世纪大型丛书主编、副主编)

_________________
规者文之根 德者才之帅____请点击"荀阳文学博客"交流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qiuchunlin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世界各地作者、作家简介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