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會簡介] [章程/會員] [會員申請表] [澳洲彩虹鸚網刊] [訂閱會刊] [聯絡我們]

 

元宵節雜談

呂鐵人

 (今天雜誌社副總編)

 

春節剛過,滿地的爆竹碎紅還未掃盡,便又迎來了元宵佳節。

農諺雲“正月十五雪打燈”,流光溢彩的燈籠在飛雪中晶瑩剔透,給無宵節增添了別致的情趣。

元宵節始于唐代,也叫燈節或上元節,算來也有千年的歷史,觀燈和吃元宵是此節必不可少的傳統內容,延續至今,仍為中華民族所津津樂道。

說到元宵節,必然要說到元宵。這種又香又甜又軟又粘的民族傳統食品真是招人喜愛,而且只有在元宵節吃元宵,才能真正品味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說起元宵,又不能不說起那個竊國大盜袁世凱。

袁世凱因元宵與“袁消”諧音,覺得甚不吉利,便下令把元宵改名為湯圓。“湯”乃蘊含興旺之意且有堅固之說,所謂“固若金湯”也。然而湯圓並未給袁世凱帶來好運,他的洪憲皇帝夢只做了八十三天便煙消灰飛,所謂的“承天建極,傳之萬世”成了笑柄,只落了個萬世唾駡。可見人心不可違,凡逆歷史潮流而動者最終只能成為令人恥笑的跳樑小丑!

以人為鑒可知榮辱,以史為鑒可知興亡。小小的元宵能夠引發談古論今,也真可以說是很神奇的了。

一代梟雄袁世凱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樁上,供後人口誅筆伐,但他卻成為最好的反面教員,這大概是袁世凱生前所始料不及的。

由此可見,或為官或做人都應該無愧於天地良心,縱然不能留名青史,也應該活得清清白、堂堂正正,正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即或為了個“明白”而活著也理應如此。

時逢元宵佳節,夾七纏八發了這麼一通感慨,想必不該是多餘的廢話。

 

[網刊作品總目錄] [作者簡介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