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滋味
呂鐵人
(今天雜誌社副總編)
“猴”走了,“雞”來了,歲月更迭,轉眼又到乙酉年春節。
春節是年年過,而每年的“年滋味”卻不盡相同。
以往過年是疲於奔命,馬不停蹄地去走親訪友外加團拜,累得直喘粗氣,親朋好友聚會,吃得溝滿壕平,過年的滋味就是累人又累胃。
但又不能不折騰,俗話說“寧落一屯不落一人”,親朋好友是不可以輕怠任何一位的。
如今過年在形式上倒有些簡約,不必尥著蹄子四處奔波,打個電話,發個短信,敲個“伊妹兒”,該問候的都能問候到了,既省心又省力。
然而,形式上的簡約其實是為了給繁縟倒地兒。人們節省下時間是要好好揮霍時間,只是把被動折騰改成自主折騰罷了。吃年夜飯去大酒樓,讓人家狠狠宰一把且不說,還淡薄了家的味道。或者外出旅遊,把黃金扔給“黃金周”,如嫌折騰得不夠份兒,還可以折騰到國外,近則新馬泰,遠則北歐澳洲。總之,過年的滋味就是一個“累”字。
其實,過年的滋味莫過於對生命的感受。孩子們盼望過年是因為又長大一歲,年輕人喜歡過年是覺得自己又成熟了一些,中年人過年只能覺得逐漸走向衰老,老年人過年除了享受天倫之樂,恐怕更多的是一種人近暮秋的悲涼之感。
可不管怎麼說,年還是要過的,而且還要熱熱鬧鬧大吉大利地去過,辭舊歲迎新春,把以往的煩惱扔在腦後,祈盼在新的一年中好運連連,吉慶有餘——這或許是過年的最大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