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未必就是力量
雪糕(黑龍江牡丹江)
當今世界
,知識大爆炸,各種理論書籍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可是,儘管如此,人類的未解之迷依舊未解,求職場上抓耳撓腮的書呆子依舊受冷落,難道知識就是力量?
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的南唐後主李煜,難道是個沒學問,沒知識的主兒?不然怎麼會有“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的惆悵呢?最後,釀成一杯國破家亡,身死人手的庫酒。如果知識就是力量的話,陳橋兵變後的逆臣賊子趙匡胤怎麼會有未動一兵一卒的杯酒釋兵權呢?
魯迅筆下的孔已己在現實生活中大有人在,光茴香豆的‘茴’就知道四種寫法的孔已己,為何會成為千古笑談呢?難道茴香豆的‘茴’還有第五種寫法?難道孔已己還不如那些目光短淺的短衣幫?種種跡象表明,窮困,潦倒,靠偷盜為生的讀書人孔已己的知識只是一種賣弄的本錢,與其生計毫無關係,更別談什麼力量了。
力量它是一種維持生計,改造社會,服務人民的一種能力。劉邦一介草寇,流氓,何以會成為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漢高祖?按照知識就是力量這一說法推下去,鬥酒詩百篇的李白為什麼只是一個不得仕,隱逸求道的小小的詩仙呢?作了皇帝,力量也該算是最大的,掌握著所有人民的生殺大權,知識也一定是當時當世的大知識家了。有知識,有力量,中國從古到今該只有一個朝代,那就是商朝。可現實是王朝更替,皇帝輪流做。由此可見,這種推理缺乏可信度,根本就不能成立。
真正的力量是在摸爬滾打中練出來的,而不是從某一個看似知識的書本上學來的。知識就是力量必然會帶有一種安慰性和局限性。缺少了知識,我們人類會從文明走向愚昧,缺少了力量,我們的國家會由強盛走向衰弱。因此,我們要辨證地看待任何一件事情,知識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知識是萬萬不能的。但願我們再人生的道路上,奮力拼搏,開拓進取。之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朗朗一片乾坤美,悠悠歲月天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