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會簡介][章程/會員][會員申請表][澳洲彩虹鸚網刊][訂閱會刊][聯絡我們]

 

澳洲尋工路

巫朝暉(澳洲彩虹鸚筆會)

 

我選擇走的路總是和別人不同,也總是比別人曲折、艱難。

十七年,一段人生中漫長的歲月,最美好的時光,我從故鄉走到異國、從少年走到今天,回首往事,仿佛是昨天的事情。

為了我的出國留學,父母和姐姐父母為我準備了幾大包生活必需品和十六雙厚底(厚約一寸)球鞋,並將全部積蓄盡數提出,並東借西湊了我半年的學費和生活費——那是他們幾十年不吃不花收入的總和,而我必須以我的能力獨自償還這筆借款。

初到澳洲墨爾本,舉目無親,連黑頭發的亞洲面孔也不多見,帶著父母親友的期待,懷著滿心的彷徨,在這離家萬里的他鄉,走出我人生的第一步。

雖然曾學過一些英語,但到了國外才知道自己的聽說能力是如此的低水準,在公車上,只知道司機要求我買車票,卻不知說的是多少金額,於是遞上一張五十澳元的紙幣,接回幾張紙幣和一大把零錢,仔細點了,才明白說的是一塊九毛五(dollarnintyfive)。

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一位元當地的華僑,幾經周折,找到了他家,希望能幫助找一份工作。聽完我的來意,和我聊了一陣,和我到外面買了一份中文報紙,到一家餐館請吃了一碗牛肉麵,告訴我在報上能找到工作,告別後便再無聯繫。從此我明白今後的路只能獨自去走。

澳洲尋工都要求具備流利的英語和當地的工作經驗,而當初的我具備的僅僅是尋工的心切。中文報上的工作不多,於是嘗試英文報紙,一澳元買回來一份上百頁的英文報紙,貓在家裏查了一周的字典。等明白了工作性質打電話詢問時,不是工作已經有主,就是對方聽不懂我的英文(老外的英文水準需要提高,那是我當時的想法)。

三個月過去,我在朋友的介紹下找到一份臨時的廚房幫工,週薪只有45元,而我的房租和其他生活開支是70元一周。連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更不用說償還欠款了。而此份工作也只幹了三周就失業了,我必須另謀出路。

炎熱的夏季到來,戶外的溫度經常高達45攝氏度,我在這樣的季節,開始了我的長征。我不再打電話尋工,和另一個朋友一起,每天早晨帶上麵包和水,沿著每一條鐵路線,一站接一站的走(為了節省時間和車費)。一條線走到了頭,通常是在傍晚,太陽下山時,才拖著疲憊的身子,買一張回程的車票,奢侈地享受一下坐車的滋味。又是三個月下來,帶來的十六雙球鞋,已經有十二雙磨穿了底。終於,我還是沒能找到工作。

不久後,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找到了一份工廠的機器操作員工作,使我的經濟情況有了根本的改善。那時,我帶去的錢已經幾乎用盡,只剩下不到一周的生活開支。

每當朋友們在閒聊中表示非常羡慕我今天的一切時,我都只是淺淺一笑,誰能瞭解和理解這背後多少的艱辛,而以上這個故事,只是十七年漫漫長路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

 

 

發佈/更新日期2006年05月10日 星期三

[網刊作品總目錄][作者簡介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