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萬里耀文光
——寫在[澳洲彩虹鸚]第三期出版的幾句感言
(黃雍廉-澳洲悉尼華文作協會長)
在中國的文史哲三項主要的學術創作與研究上,往往是父子兵的一貫耕耘,最終得到豐碩的收穫。撇開哲學方面的子承父業不談,就文學和史學來說,例子頗多,史學有東漢班家父子兄妹的傳世之作。班彪為續寫司馬遷的史記,未完,其子班固繼之,未完,班固之妹班昭又繼之,卒能成其大,名留千古,為後世所尊崇。
在文學方面,魏晉有曹操、曹丕、曹植父子,躬行吟詠,相互宣導,而形成所謂[建安文體]獨步一時。
宋代的三蘇,更是一枝獨秀。東坡居士的[大江東去],可說是領一代風騷。這說明文學才華、欣嘗和愛好,有先天的遺傳性和後天家族心靈共鳴的催化作用。
旅居雪梨的巫逖先生,他原是出生在馬來西亞的華僑,新中國成立後,為報效國家毅然回歸祖國懷抱,任鐵路高級工程師,將大好青春,在祖國大江南北的原野上,逢山開路,迂水搭橋,千行鐵軌千行汗。任勞任怨地工作著,直到退休年嶺才移民澳洲,是一位書生報國不後人的愛國主義者,亦想見其人品之高潔。
來到雪梨後以寫作自娛。在文學方面由於所積者厚,幾年的耕耘,一口氣出版了七本新詩集,文彩飛揚,涉及多方面的情感和正義感的抒發。其中不泛揚大漢雄風的愛國詩作,其夫人杜維均女士亦非常愛好文學,長於攝影。而其公子巫朝暉先生也是雅好文學,尤長於散文和新詩及古典詩詞的寫作,大巫加小巫的文學才情,是《澳洲彩虹鸚》催生的動力泉源。
他們父子目睹海外華文有推廣的必要,尤其是占中國文學主流地位的詩學,極待弘揚,乃決定由自己出資,創辦《澳洲彩虹鸚》詩刊,並配以[網站],將徵稿和[以文會友]的宗旨,向全球華人的文學愛好者,尋求參與及支持,為弘揚中華文化及詩學,付出熱情和心力。
華風遍海域,文學頌中洲。《澳洲彩虹鸚》第一期出版後,普獲海內外作家們的喜愛,稿件雪片飛來,世界各大洲的華文作家和詩人的作品,玲琅滿目,水準很高,呈現一系列的文學風采。足見中華兒女雖然散居世界各地,對祖國文學的鍾愛,對祖國復興大業的關懷。
值此第三期《澳洲彩虹鸚》即將出版之際,抒發一點讀者的感想,一方面期望海內外的華文作家朋友,以最大的熱情繼續支持這本海外的華文刊物,同時也期許巫氏父子效法前賢,在海外華文文學史上創造一個值得流芳的紀錄。
2005年5月14日於雪梨靜園
注:作者簡介請參閱本期“名人風采”。